新闻与宣传差异性研究——以我国消息写作的变化为例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与宣传的关系研究似乎是一个陈旧的话题了,二十多年来学者们发表了很多的文章来探讨这个问题,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比如,包容说、交叉说、并列说和无差别说等等观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新闻与宣传一直被人们混淆,新闻实践中不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现象屡见不鲜。在革命战争年代,报纸被用来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主张,宣传的功能得到空前的突出。当时新闻与宣传处于混一的状态,人们没有将二者分开对待的意识,在他们眼中新闻与宣传是可以划等号的。这种状态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有其合理的地方。然而在建国之后,随着我国主要任务转变到经济建设上来,新闻事业也面临着改革的重任,革命时期那种新闻与宣传不加分辨的混一状态到了必须改一改的时候了。1956年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新闻改革,正是我党主动适应时代要求,回归新闻本位的初步尝试。然而,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使这次新闻改革仅仅持续了半年便宣告中途夭折。自此,党的左倾思想愈演愈烈,最终导致了“文革”的爆发,新闻业完全成了阶级斗争的工具,新闻与宣传的界线被完全抹杀,二者之间被人为地划上了等号。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新闻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新闻事业的特点和规律得到人们的重视与尊重,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见诸报端。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宣传性思维在人们的头脑中很难彻底抹去,因此,在报纸的重要版面各种各样不讲新闻规律的稿件依然十分常见。但是,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将新闻与宣传区分开来,否则要想做好哪方面的工作都是不可能的。
其他文献
19世纪来华传教士及其所办报刊的新闻传播观念与中国近代报刊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传教士报刊带来了中国近代报业的报刊形式、采写模式和新闻理念。 本文从19世纪初期传教士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内经济形势和产业环境的迅速发展,中国媒介的经营实践也已经涉及到战略层面,多元化战略和一体化战略等各种企业经营的战略几乎都能在中国媒介的实践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流通业的经营方式,以产品为导向的模式正在向以客户为导向的模式转变。基于盈利目的的商业企业通过会员制度的建立,对个体的需求进行调查汇总,向合适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