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终纹床核卵圆核的研究

来源 :第四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86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纹床核(BST)是边缘系统重要结构之一,参与内分泌、内脏活动以及性行为等多种生理活动的调节。一些形态学资料表明,BST是一个复杂的菲均一性结构。但由于各家对BST各个核团的划分、命名不统一,给文献结果的比较和生理活动机制的深入研究带来困难。最近,Ju和Swanson对大鼠BST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根据细胞构筑学特征,把BST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又分为前外侧、前背侧和前腹侧三个区域。在前外侧区之背部,有一个卵圆形均质结构,命名为卵圆核(Ov)。细胞构筑和化学构筑学研究均证实,Ov是前部BST一个特殊结构,含有丰富的神经肽免疫阳性细胞和终末。但这些免疫阳性神经元投射到何处,以及这些免疫阳性终末由何而来,均不清楚,甚至连Ov本身的传入、传出纤维联系也无直接证据。为此本论文对雄性大鼠之Ov进行了以下研究。 首先,把WGA-HRP和荧光金(FG)注入一侧Ov,观察了Ov及其邻近区域的传出、传入纤维联系。结果发现,中央杏仁核(Ce)、下丘脑外侧区(LHA)、腹侧背盖区、中脑中央灰质腹侧部、中缝背核、臂旁核、兰斑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以及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等部位不仅接受Ov区域的传出支配,而且发出纤维投射到Ov区域,即上述结构和Ov之间形成闭合环路。 其次用相邻切片结合间接兔疫酶(PAP或ABC法)法证实,Ov内有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和神经降压素(NT)免疫阳性物质共存于同一神经元。 接着用FG逆行束路追踪结合间接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发现,Ov内的CRF和NT免疫阳性神经元既投射到后部LHA,也投射到Ce。用同样的方法发现,Ce内的CRF、NT、甲-脑啡肽(M-ENK)和胆囊收缩素(CCK)免疫阳性神经元投射到Ov。 最后用细胞外单位放电记录技术对麻痹而清醒大鼠的81个Ov及其邻近区域的神经元进行记录观察,发现Ce电刺激使大多数神经元(81.5%)的自发放电发生抑制、兴奋和双向改变;LHA电刺激使大约半数神经元(53.5%)的自发放电发生同样改变;两个部位的刺激效应在大约1/4神经元(28.4%)上发生会聚;Ce对Ov及其邻近区域神经元的抑制效应,在部分情况下(4/10)被吗吗受体阻断剂纳络酮阻断。此外,有7个神经元对Ce电刺激发生逆向动作电位。 本论文首次对Ov及其邻近区域进行了束路学、化学神经解剖学以及电生理学研究,为进一步研究Ov提供了形态学基础,并对Ov和Ce或LHA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电生理学分析。
其他文献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新兴劳动群体,已构成我国社会的一个独立单元。我国社会体育面对这个新兴的社会单元,应如何拓宽视野,已是解决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
汶川地震之后,新闻媒体展开了广泛的报道,坚持了正面的舆论导向,在抗震救灾尽到了新闻媒体的功效,得到了受众的肯定,这一切,与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密不可分。本文根据地震中的相关媒
如何提高餐饮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