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匈奴与百越民族文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er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南北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呈现出两条不同的道路,即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代表的草原政权对中原王朝不断侵扰的游牧——农耕冲突融合之路,和以南方狩耕民族为代表的被中原王朝逐渐同化融合之路。虽然两条道路都是建立在民族融合的基础之上,但是二者的融合有着很大的不同:前者是不断冲突融合之路,而后者则是逐步的同化融合之路。这两条不同道路的开端缘起子秦、西汉时期,最早代表这两条道路分异的少数民族就是北方的匈奴和南方的百越。为什么人口较少的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会对中原王朝造成如此大的威胁,而人数众多的南方少数民族百越则一直处于规模有限的反抗?探讨这一问题,需要从匈奴与百越的民族文化差异入手。目前关于匈奴和百越民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不少,但尚无关于二者文化比较的研究,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方法,比较匈奴与百越民族文化的异同,探讨造成二者差异的原因。在具体比较的方法论上,我们很难区分两大民族文化的优劣。在匈奴与百越互为比较对象外,引入中原王朝作为参照,通过对比二者对中原王朝的影响,对比中原王朝对二者的态度,可从中得出相应的认识。本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通过阐述匈奴和百越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探讨了地理环境对匈奴和百越民族文化造成的影响。得出地理环境是造成两种民族文化差异的前提因素这一结论。第二章,比较研究了匈奴与百越物质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物质文化层面二者各有优劣,对匈奴而言:其不能自足的物质文化特征使得它依赖与中原王朝的交往,其可流动性的物质文化特征使它在与中原王朝的竞争过程中颇具优势。而百越的物质文化由于与中原王朝更为接近,使其既能自足还能与中原进行充分交流,使得它更易于与中原的农耕文化融合。第三章,比较研究了匈奴在精神文化和行文文化方面的异同。匈奴与百越在精神层面与百越具有很多相似点,在行为风俗领域却有着很多的区别。本章探讨了二者精神文化相似的原因,得出匈奴与百越在宗教领域形似而神不似的结论,以及导致二者行为文化差异的因素,阐明了精神文化如何影响匈奴、百越的民族精神。第四章,比较研究了匈奴与百越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差异。阐明了匈奴的制度组织更为严密,军事动员能力更强,而百越制度文化相对滞后,虽有很强的军事动员潜力,但缺乏政治及物质动员基础。第五章,对比了秦汉时期匈奴与百越文明程度的高低,得出匈奴的文明程度高于百越的结论。在论述匈奴、百越分别代表的文化发展道路时,指出两条文化道路的分异形成于在秦、西汉时期。秦汉时期匈奴与百越在民族文化上差异很大,二者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地理环境影响了二者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基本生产生活方式又塑造了二者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导致了匈奴和百越在与中原王朝的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两条不同的文化融合道路。
其他文献
目的制备稳定的水飞蓟宾口服微乳。方法采用测定表面张力、绘制拟三元相图和正交设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结果鉴别了微乳类型,用光子相关光度法测定了微乳
根据重力、航磁、地震、遥感、地表地质等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中部存在着中央断裂带。中央断裂带将盆地基岩分为性质截然不同的南北两部分,说明柴达木盆地存在吕梁期
施工过程中遭遇的“高水压、大体量、强突发、多类型”突涌水灾害严重阻碍隧道建设。隧道开挖过程中,破坏和改变了隧址区初始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成为灾害水体的排泄通道,诱发
对于子阵级使用延迟线,单元级使用移相器的阵列,当工作频率改变时,由于子阵级方向图中的栅瓣落入单元级方向图的主瓣区域,使阵列方向图的副瓣电平升高。通过采用子阵叠加结构可以
“诗妖”是《五行志》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左传》云:“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可见“妖”是事物违反其本来属性,出现不符合常规的状态,《五行志》认为这种反常,预示或隐
女性外阴尖锐湿疣常伴发阴道内(阴道壁或宫颈口)尖锐湿疣.由于阴道皱襞较多,有些疣体不易被暴露发现,再加上HPV的亚临床感染,致使阴道内尖锐湿疣更易复发.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输出技术人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本论文结合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和笔者所在实习学校的教
目的制备水飞蓟宾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乳化-蒸发-固化法制备水飞蓟宾纳米粒,以包封率、多分散指数、载药量等为评价指标优化制备工艺。考察体外释药规律,考察
目的研究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复方山楂提取物的工艺及参数。方法以总黄酮为考察指标,研究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聚酰胺树脂吸附和洗脱总黄酮的行为。结果聚酰胺树脂对总黄酮为优
低温液化气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与低温液化气体相关的储运设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低温液体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低温液体运输车正向着大型化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本论文对大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