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坦纳阐释学角度论登特杨译《水浒传》中译者的主体性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e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影响到译者对文本材料的选择,译者的翻译策略以及译者作品的翻译风格。然而,在传统的研究翻译里,译者主体性经常被忽略掉,学者们关注更多的是语言技能和翻译技巧,认为这些对作品翻译有更大的影响。近来,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中“文化转向”以来,人们对译者主体性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了改变,学者们从各种崭新的视角研究译者的主体性,其中,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深化了人们对译者的认识。译者主体性逐渐成了学者和翻译学科相关的研究的重点。随着“文化转向”的形成,当代翻译理论如阐释学派、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认为,无论译者怎样试图隐藏自己使自己不被别人看到,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以及品位都会对其翻译产生不可避免的影响。换句话说,译者确实在翻译过程中具有主体性。主体性是一个哲学概念,指的是主体在对客体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优秀的译者,必须在自身主体性和自我约束之间寻求平衡点。本论文在阐释学理论框架内,以《水浒传》英译本为例,探讨译者主体性问题。阐释学作为一门对意义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科学。不同于对原文和译文之问的静态比较,阐释研究足将译文放在宏观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动态研究,同时译者的主体性也得以展现。阐释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扩展了翻译研究的范围,深化了人们对译者重要性的认识。斯坦纳在《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提出的阐释学观点,为研究翻译作品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斯坦纳的阐释学观点,依照“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同时以哲学阐释学的核心观点为理论支持,对登特杨父子《水浒传》译本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水浒传》英译过程中译者由于历史、文化、个体意识差异对译文产生的不同理解,从而在语言、文化层面对译文进行的不同阐释和对翻译中造成的语言、文化、哲学思想的损失采取的不同补偿手段,系统地论证了译者主体性与创造性在《水浒传》英译过程中的体现。最后,基于对《水浒传》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分析,作者认为,成功翻译《水浒传》对译者有很高的要求。首先,译者翻译《水浒传》前必须具有正确、积极的翻译动机;其次,译者必须具有扎实的中英文语言功底,熟悉中西文化,同时具有过硬的翻译技能;最后,译者必须对《水浒传》有深刻的研究和理解。另外,作者对《水浒传》的翻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鉴于翻译中华典籍的特殊性,译者可借鉴中国学者注释《水浒传》的模式,在忠实翻译原文的基础上附上概念注解和章节阐释,准确重现作品的原貌。作者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拓宽《水浒传》翻译研究的视角,同时为中国古籍的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其他文献
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声乐舞台表演艺术是最古老的,也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之所以如此受到人们的欢迎,是因为声乐表演艺术的大众化、观赏性、不同风格特点的展示
俄罗斯政治发展的演进历程中呈现权威主义导向越来越明晰的特征。但是作为一种过渡形态并存在固有缺陷的政治安排,权威主义在俄罗斯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一个相关性问题——政治
研究背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 IIP)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上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ordi
就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心理因素这一研究课题,综合国内外资料报道进行探索,分析心理因素的影响及防治糖尿病的心理方法与策略.
目的探讨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摘要:烟草作为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发展与现代烟草农业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对郴州烟区传统烤烟种植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对
唐代僚女叶限嫁陀汗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中越灰姑娘故事的同异是跨国骆越民族心理变迁的结果。
以江西省农地利用为研究对象,在确定了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的因素后,通过计算得出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利用Kaya模型对江西省农地利用碳排放因素进行因素分解;再
环形交叉口作为一种重要的交叉口形式,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曾发挥过重要的交通功能。然而,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无信控环形交叉口交通拥堵、秩序混乱、事故频发等弊端日
在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对学生实施相应的教学指导是较为重要的内容,只有教师掌握良好的沟通交流技巧,才能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获得学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