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已退化水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及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生态技术法,这些方法为不同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特别是生物/生态技术法是城市景观水进行水生态修复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实现水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该方法中,多自然型河流构建技术是城市水景建设常用的方法。其特点是通过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恢复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多自然型河流构建技术包括生物和物理两部分。多自然型河流构建技术中应用的生物主要是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河水主要是吸收水中的氮、磷,它们吸收水中氮、磷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水生植物能较高浓度富集重金属离子;有些则能抑制藻类生长。此外,水生植物还能通过减缓水流流速促进颗粒物的沉降。文章结合南京外秦淮河环境整治工程对生物/生态技术理论进行了研究和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重点研究了生物和物理结构,对南京外秦淮河环境整治提出了生物构建方案。根据河流空间尺度的不同,生态防护总体方案包括河道垂向植物群落构建方案和河道纵向植物群落构建方案。河道垂向植物群落构建方案包括是指重建河道常水位以下区域、变化水位区域和洪水位以上区域(即水生带、湿生带及陆生带)的植物群落。针对各区域不同的高程范围,提出各区域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方案,使外秦淮河河道垂向形成包括水生带、湿生带及陆生带的完整、健康、稳定,并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河道纵向植物群落构建方案是根据秦淮河环境特点、功能定位和景观要求,研究外秦淮河景观工程的5个风貌段,即三汊河滨江风貌段、石头城历史风貌段、西水关公园风貌段、中华门城堡风貌段、运粮河生态风貌段。河道纵向植物群落构建是结合外秦淮河各景观风貌段特点及河段实际情况,提出与各河段相适应的植物群落重建方案。结合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在建设景观水时充分考虑水的生态效益,建立城市景观水生态效益指标体系,将为城市景观水建设、研究、修复提供依据。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城市景观水生态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依据该指标体系,对环境整治后的南京外秦淮河进行了生态评价,结果为好,说明外秦淮河在环境整治后水动力状况、水环境和水景观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