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州方言两种特殊句式研究--“VV得”句和“VV着”句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alz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胶州方言属胶辽官话青莱片的胶莲小片,目前的研究成果不多,尤其对其特殊句式的研究更是少见。本文主要以胶州方言的两种特殊句式——“VV得”句和“VV着”句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两个三角”、“小句中枢说”等理论,运用田野调查与案头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来探讨这两类句式在语法、语义、语用等三个方面的特征。文章共分四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胶州及胶州方言的基本情况,包括胶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社会文化以及胶州方言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情况。此外,还简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等。  第二章分析了“VV得”句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使用情况。语法方面,“VV得”中的“V”可以是单音节动词,也可以是双音节动词;可以是及物动词,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可以是自主动词,也可以是非自主动词。“VV得”句的补语在特定语境下可以省略。语义方面,重叠结构“VV”表示动量的增加。语用方面,“VV得”句主要表达消极的感情态度,并且有多种语用变式。  第三章探讨了“VV着”句在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使用情况。语法方面,“VV着”可分化为四种句式,其中的“V”必须具有[+静止]、[+状态]、[+持续]等语义特征。语义方面,“VV”表示状态的描写。语用方面,“VV着”句主要表达消极的感情态度,常被用在丑化他人为目的的比喻句中。  第四章简要总结了胶州方言中“VV得”句和“VV着”句的研究内容,并提出论文尚未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赵诚先生的《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是一部结合词典和类典的特点编纂而成的工具书。这部书深入浅出地将甲骨文各类词进行了汇总和解释,在问世之初便受到学界的高度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团结全国的文艺家,建立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938年3月27日成立。同年5月4日,会刊《抗战文艺》创刊,成为贯穿抗战始终的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