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nan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喉全切除术后咽瘘是喉及下咽恶性肿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用卡方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模型全因素分析结果,对可能导致咽瘘发生的多个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探讨全喉切除后发生咽瘘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1~2009.11新疆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喉全切除的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应用卡方单因素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再行Logistic模型全因素统计学分析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临床分期、先期气管切开、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病理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术前营养状况及感染等因素与咽瘘发生的关系。结果:96例患者中有22例发生咽瘘,其发生率为22.9%,通过卡方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模型全因素统计学分析发现,术前放疗、临床分期、术前营养状况及感染对喉全切术后发生咽瘘有统计意义(P<0.05),对咽瘘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喉全切除后并发咽瘘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术前经过放疗的患者,应估计到发生咽瘘的可能;具有良好的术前营养状况是预防咽瘘发生的关键;感染是引起咽瘘的重要原因,因此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加强手术切口护理,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应用是防止咽瘘发生的重要措施。发生咽瘘的原因有多重性,避免相关因素,能有效降低咽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概述了硫系掺铒光波导(EDWA)优良的材料特性及其巨大的发展前景,简述了硫系掺铒光波导结构设计及增益特性,同时对目前硫系掺铒光波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总结,并对今后的
寒假,为了检测自己对恐怖片的承受力,我看了美国版的《午夜凶铃》。我哥说我“有病”,自己吓自己,但我还是坚持把它看完了。面对那些阴森的音乐和恐怖的画面,我不断对自己说:“别怕,别怕,只是一部电影而已,并不是真的。”事实上,我浑身的汗毛在不断地竖起。  晚上,我早早就上床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我醒了,周围一片漆黑。我打开手电筒,借着微弱的光对自己说不用怕,不用怕!可脑子里却总是浮现出《午夜凶铃》萨玛娜
期刊
期刊
期刊
我是一个有点懵懂、有点多愁善感的女孩。在黑色的十六岁里我开始呼喊:女孩——我没有错!十六岁的年华应该是美丽纯情的快乐岁月,可是十六岁的我却并没有生活的多彩和少女的多情,有的只是伤感,寂寞,还有苦涩的泪水。  当我落地的那一刻,亲生父母见我是一个女孩,就有了遗弃我的念头,因为他们要的是儿子,而不是“要泼出去的水”。未满月的我被他们狠心地丢在马路边。那是寒冬腊月,把一个弱小的生命放在那风雪不定的马路边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