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正义观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举世瞩目。然而,我国的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公平、公正、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折射到思想、理论层面,主要体现为社会中的不同利益主体、社会群体及学术理论界对于有关正义问题的激烈讨论。现实和理论上的双重呼唤凸显出对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研究的重要性、紧迫性与现实性。本文将对马克思的著作文本进行深入挖掘、解读、研究,形成对马克思的正义观的整体性认识,这不仅能进一步拓展马克思主义的新的理论增长点,促进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世界和平发展极具现实的指导意义与时代价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了关于“马克思与正义”的争论、研究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着力于基本概念的辨析,主要就“正义”及其相关的“公正”、“公平”、“平等”等语词、概念的辨析,把握住它们的相同点与差异性。第三部分概要厘清马克思的正义观的思想源泉,归纳出马克思正是在主要批判地吸收古典正义理论、自由主义正义理论、德国古典主义正义理论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正义理论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得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正义观的。第四部分着重阐述马克思的正义观的形成过程。分别从马克思起初对传统正义观的继承到面对现实中物质利益的苦恼又对传统正义观的反思,继而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正义观的历史过程。第五部分系统凝炼马克思的正义观的基本内容。分别从正义的物质根源、正义的历史性与阶级性、正义与非正义划分的标准、正义观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评判坐标以及正义与正义观的区分等维度阐述了马克思的正义观的主要内容。第六部分着重阐述马克思的正义观的当代价值,分别从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两个维度展开。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分析广东省服装设计教育的特点,针对国内区域经济教学现状,根据独立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学经验,提出符合市场需求和具有区域特色的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公路工程是确保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技术作为公路发展的核心内容,其对应的技术管理对公路工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公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基本工作以与作用,对如何做好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公路;施工;技术管理  一、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理念  技术管理即企业采用技术性组织管理工作,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开展是根据相关合同条款内容以及相应技术标准为基础,结合利用组织
Ⅱ型糖尿病也被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简称NIDDM.为了解除本病对病人的折磨,解除病人的痛苦,我们在传统治疗本病的方剂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