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环境教育路径选择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a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越来越重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2016年颁布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6—2020年)》(简称《纲要》)指出要积极开展学校环境教育,培养环保专业人才,更好的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而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我国输出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承担着培养更多更好的环境保护专业人才的重任;中职学校学生又是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因此,在中职学校中开展环境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成为当今中职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中职学校进行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全面、长期的过程,而我国中职学校环境教育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运用有效路径培养中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还有待探索。本文所研究的中职学校环境教育路径,是为了实现环境教育目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学工具、渠道,将环境教育内容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环境行为能力的过程中所应用的途径和方法,其中的环境教育指宏观层面的学校环境教育,它是以老师为教育主体、学生为教育客体,以培养环境知情意行为内容,以树立学生生态文明观为重点的绿色教育。本文通过梳理有关环境教育的理论,结合我国环境教育发展,对中职学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环境教育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相关环境教育经验对中职学校环境教育的路径进行研究和探索。本研究以中职学校为背景,选取济南部分中职学校为样本,从学生和老师两个维度具体分析出中职学校环境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和教师环境素养差、教学方法片面、教育途径狭窄等问题。主要影响因素是学校环境教育滞后、社会的重视不够、教师素质与经历缺乏。针对以上问题,在文章的第四部分,通过文献参考,吸收国外相关环境教育研究成果,从理论实践结合的需要、国家政策的要求、教育目的与内容的需要、中职学校育人目标的要求出发,提出理论与实践、内部与外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路径优化原则。在文章第五部分,将优化措施运用于教学实践,通过教学检验发现,运用恰当的环境教育路径对学生环境素养的提高有着显著作用,从而加强了中职学校培养环境职业专业人才的能力,为建设生态文明强国和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温针灸联合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根据研究结果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方法:所有病例均选自于2018年03月至2019年0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妇科门诊(花园山和凤凰门诊)就诊的病人,根据纳入标准,临床共收集61例患者,分别为针药组31例和中药组30例。中药组予以膈下逐瘀汤加减口服,针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
足球作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广泛的体育项目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足球赛事的兴盛,我国人民对足球的关注和喜爱也越来越高。“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