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止到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5.64亿,网络公共空间具有数量庞大的行为主体。网络公共突发性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在网络空间裂变式传播,但引起轰动之后又会迅速沉寂。网络群体情感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研究从情感社会学的互动理论视角出发,选择网络公共空间为田野,以天津港“8·12”事故中网络群体的情感为具体研究对象,用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在网络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笔者选取人民网、央视网、凤凰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对天津港“8·12”事故的报道为参照,通过分析新浪微博、凤凰网、天涯等网络平台上网络用户对该事故的评论,来探查网民群体的情感发展过程及情感互动。最后,研究网民、媒体、行政主体之间的互动,来分析网络公共空间情感互动模式。 网民群体情感受网络事件发展过程的影响并反作用于事件的发展。网络公共空间中的群体情感受到网络事件传播规律的影响,不断聚合又迅速分化,整个发展过程呈现出波浪式的特征;网民群体、媒体、行政主体,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四种情感互动模式,它们分别是情感的冲击-回应模式、情感的引导-被引导模式、情感的引导-反引导模式、情感的刻奇-反刻奇模式,网络公共空间不同行为主体掌握的信息和权力资源决定了其在情感互动中的位置;最后,网络公共空间中情感由于不断累积而独立于情感对象之外,这些独立的情感相互感染,跳过情感发展过程,以情感为生产要素迅速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