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相伴而产生的污泥,是一类对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固体废弃物,必需进行安全彻底处理。热干化使污泥有效减量是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关键,然而在污泥热干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释放出各类有害的污染物质。本文通过实验装置,在120-300℃的温度下对市政污泥、印染污泥、造纸污泥和制革污泥等4种不同类型的污泥进行了污泥干化的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 17种主要无机和有机污染物以及微小颗粒物(PM10和PM2.5)的释放规律和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比污泥干化前后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分析了污染物释放的来源,同时结合工程实践,探讨了污泥干化过程中有害气体的控制方法,并创造性的加入了分散液相微萃取技术,使大规模检测污泥样品成为了可能。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污泥水分的蒸发,H2S、SO2、苯酚、苯系物和氯苯类化合物的释放量均随干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NH3的释放量在干化温度为120-300℃时基本稳定,而PM10和PM2.5的释放量则在180℃时达到最大值。(2)干化温度、干化程度和污泥类型是影响污染物释放量的关键因素,各类污染物的释放速率随干化温度的增加而大幅增加;在含水率<1.0 kg水·kg干基-1的干化阶段,是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释放的主要阶段;污泥类型决定了污染物释放的潜力,在相同样干化条件下,市政污泥释放量较大而制革污泥释放量较小。(3)污泥干化过程中释放的有机污染物增量,主要来自污泥中有机质的热解,其中脂肪族有机硫的大量热解是H2S和SO2释放量的主要来源;污泥吸附水中溶解的碳酸氢铵对NH3释放量的贡献占比达到了 86.12-95.79%。(4)污泥低温干化,对污染物的释放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利用烟气余热的污泥低温干化过程中,可以吸附烟气中44.0%的PM10和42.4%和PM2.5,起到了源头治“霾”的作用;以氨法湿法处理污泥干化尾气,浓度为4%的氨水能够吸附烟气中98.9%的CO2以及100%的 H2S 和 SO2。以上研究结果,不仅为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提供可科学依据,也为建立利用烟气余热的污泥低温干化新途径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