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旨在观察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在止痛、改善创缘水肿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希望为混合痔术后止痛提供一种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方便于临床操作的中药外用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名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82例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收治入院的18岁~65岁湿热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旨在观察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缓解湿热下注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在止痛、改善创缘水肿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希望为混合痔术后止痛提供一种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少、费用低廉、方便于临床操作的中药外用药。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名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纳入82例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厦门市中医院肛肠科收治入院的18岁~65岁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并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接受肛肠科护理常规的同时接受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接受肛肠科护理常规的同时使用仿制安慰剂药饼进行穴位贴敷。疗程为7天,术后6小时开始贴敷,并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小时、第1、2、3、5、7天“VAS疼痛积分”,观察创缘水肿程度,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的总疗效、各临床症状的改善等情况,以及局部皮肤有无过敏、感染等不良反应,并分析三大常规及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综合评价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2例患者,至试验结束未出现脱落病例,共82例完成了临床观察并纳入统计。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治疗前疼痛评分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治疗后收集到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治疗后2小时、第1、2天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5、7天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总体疗效对比情况:治疗组41例患者中,痊愈7例,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有效率90.24%;对照组41例患者中,痊愈3例,显效9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有效率73.1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在术后创缘水肿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肿程度较轻,愈合时间较短。(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粪常规,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贴敷部位未见局部皮肤感染、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芍甘止痛方药饼穴位贴敷具有缓急止痛,清热祛湿,活血消肿等功效,能有效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肛门疼痛症状,改善术后创缘水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刃针干预上斜方肌肌筋膜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MTr P)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的临床效果,为颈肩肌筋膜疼痛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本课题纳入符合研究条件的颈肩MPS病例共72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设计,分为刃针治疗组36例与干针对照组36例,分别干预上斜方肌左侧MTr P_3、左侧MT
目的:本课题通过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通过采用耳穴埋豆联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来治疗高容量负荷状态痰湿壅盛型高血压,观察该疗法对高容量负荷状态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中医证候积分、细胞外水分率(Extracellular Water/Total Body Water,ECW/TBW)和体重的影响。希望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能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减轻其临床症状及其容量负荷、体重,为中西医结
目的评估益肾健脾通络方治疗脾肾气虚瘀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导师的辨证思路以及用药经验,以提高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开放、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通过样本量估算得到需要的样本量为62例。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福州市中医院肾病科门诊62例符合脾肾气虚瘀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
目的:通过观察“天蚣逍遥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的一般指标、疗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评价“天蚣逍遥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来源于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漳州市中医院脑病科符合入组标准的肝阳上亢型偏头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予天蚣逍遥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对照组单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
目的:1.探讨大肠息肉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2.探讨大肠息肉患者不同体质类型与息肉性质的相关性,为临床辨识高风险体质类型、预测患者疾病危险程度提供参考依据。3.探讨大肠息肉患者不同体质类型与年龄、性别、BMI、血脂水平、不良生活习惯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干预、改善易感体质、降低疾病发生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肠镜检查且
目的:观察运用益肾降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G3A2-3期糖尿病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同种异体移植物炎性因子-1(AIF-1)的变化,探讨AIF-1与糖尿病肾脏病之间的关系,以及益肾降糖饮治疗糖尿病肾脏病的可能作用机制,以期为益肾降糖饮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62例G3A2-3期DK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试验组31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