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典型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与空间尺度转换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7次 | 上传用户:wjh198004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分形理论、地貌学、土壤侵蚀学等理论和GIS技术,开展了流域地貌形态分形特征与空间尺度转换研究,取得如下主要结论: (1) 建立了流域地貌形态综合特征的三维分形信息维数GIS模型,并开发了测算软件。三维分形信息维数有效地克服了二维分形信息维数难以直接表达地貌高程信息的不足,有效地克服了坡度、高差、沟壑密度等仅能表征单一形态特征的不足,综合表达了这些传统地貌因子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2) 确定了像元尺度、等高距与三维分形信息维数关系,实现了不同等高距的三维分形信息维数相互转换。研究表明:像元尺度的设置以等于一根等高距值为宜;不同区域地貌三维分形信息维数对比分析应以统一像元尺度为前提。三维分形信息维数与地形图等高距之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利用该关系可以进行不同等高距的三维分形信息维数的相互转换。 (3) 提出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地貌形态分形特征的转换方法。建立了黄土高原不同空间尺度下地貌形态三维分形信息维数值与流域面积相互关系,利用此关系可进行地貌形态三维分形信息维数由小尺度向大尺度(正算)和大尺度向小尺度(反算)推算,从而实现不同空间尺度下地貌形态特征的转换。 (4) 揭示了黄土高原不同地貌类型区地貌分形的变化特征。不同典型流域三维分形信息维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地貌形态越复杂,三维分形信息维数值越大;反之亦然。具体为:位于高塬沟壑区的南小河沟流域,沟头部分地形复杂度高,其值为2.9402;位于梁峁状丘陵沟壑区的杏子河流域,自上游而下呈现振荡减小变化,其值处于2.7240~2.9276;位于峁状丘陵沟壑区的大理河流域,自上游而下呈现先线性增大后上下振荡变化,其值处于2.1190~2.7141;位于长梁丘陵沟壑区的安家沟流域,总体复杂度不高,其值为1.7792。 (5) 初步建立了次降雨侵蚀产沙模型。建立了黄土高原流域次降雨产沙模数Ms与三维分形信息维数D(I,3)、洪峰流量模数Qm、径流深H之间关系。用西庄、蛇家沟2小流域57场资料检验,平均相对误差为24.8%;基于空间尺度转换下三维分形信息维数预测值,用西庄小流域27场资料检验,平均相对误差为31.2%。
其他文献
本课题组通过拟南芥滞绿突变体(nye1-1)筛选和图位克隆,鉴定并克隆得到叶绿素降解代谢的关键调控基因AtNYE1。本研究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在豌豆(Pisum sativum)
虾青素(astaxanthin),是一种生理功能极强的脂溶性天然类胡萝卜素。它有着超强的抗氧化性能和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能,被人们称为“能吃的钻石”,近年来引起国内外众多行业的广泛关注。红法夫酵母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虾青素来源,其生物合成是进行虾青素商业生产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探究虾青素的合成途径,以期筛选虾青素高产菌株。本研究选用紫外线(UV)处理红法夫酵母,再通过N-甲基吗啉、洛伐他汀、
在水利工程的诸多坝型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CFRD)具有很多优势,可以利用当地材料建造,地形和地质条件适应性强,造价低,导流简便,运行可靠,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国内外水利水电
大坝的破坏常常是由量变到质变,这一过程靠人的直觉是很难发现的,为了对大坝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工作性态做出科学评价,必须依据实测资料对大坝进行安全分析,以便及时采用正确的防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大的附属性腺,前列腺癌(PCa)是老年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与细胞内pH的调控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但前列腺癌细胞内pH的调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