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风格、结构特征与艺术特色——对内蒙古科尔沁地区蒙古长调的初谈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sont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长调历史悠久,是蒙古族多种音乐形式中最具代表性和普及性的音乐品种,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蒙古长调民歌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赞美辽阔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亲情、爱情、友情,音域高亢,节奏舒缓,曲调悠长,热情奔放,散发出强烈的辽阔苍茫的草原气息。内蒙古科尔沁地区是蒙古长调流传的重要区域之一,在蒙古族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产生与蒙古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心理意识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在不同地域文化的背景下,科尔沁地区形成了多样、包容的文化特色,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科尔沁地区的音乐风格。一般认为,科尔沁音乐风格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古代科尔沁音乐、嫩科尔沁音乐和近现代科尔沁音乐。   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区域,科尔沁草原曾经是蒙古族长调民歌广泛流行的地区。但是近年来,适合长调民歌发展、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在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方法面临失传的趋势下,长调民歌的发展不容乐观。在演唱方面,科尔沁地区蒙古长调民歌具有高腔唱法、颤音唱法、甩音唱法。在结构方面,科尔沁地区蒙古长调民歌可分小型长调、中型长调、大型长调,三者具有不同的结构。在艺术特色方面,科尔沁地区蒙古长调民歌不但与说书、宗教音乐相结合,而且吸取其它地区长调民歌的精华,形成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如何传承蒙古长调艺术、保护民族音乐文化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在当前,必须注意以下方面:(一)建立科尔沁地区蒙古长调民歌资料数据库;(二)以科学、专业的方法培养科尔沁地区蒙古族长调民歌人才;(三)立足传统,不断创新,促进发展。
其他文献
1953年初,中央军委决定成立55式服装改革领导小组,由贺龙任领导小组组长,陈毅、叶剑英、黄克诚、洪学智为领导小组成员.
加快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介绍了一种速度匹配的动基座传递对准的方法.主子惯导均采用平台系统的指北导航方式,推导了平台对准误差方程,利用主子惯导的速度差信息构建控制回路对子惯导平台的水平失准
学位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恩来在谈论中国的科学技术问题时,曾提到中国的科学家有“三钱”.周恩来对“三钱”科学家有着很深的印象.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是由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合编组成的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发展演变而来的,其前身可以追溯到红军时期的红28军和抗战时期的新四军第2、第4
北方城镇冬季采暖是我国建筑能耗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所在.rn据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表明,到2020年,我国
医巫闾山位于辽宁西部,地处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带,夏季酷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医巫闾山区域是华北、东北、蒙古三个地区的过渡地带,拥有东亚地区特有的天然油松林、华北植
柔性司法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司法政策,是司法实务部门在应对我国转型时期的尖锐的社会矛盾所提出来的。但是司法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柔性司法的理解却是因人而异,而且各级人民法院
建国以来,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几经变迁,特别是实施村民自治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逐步走向完善。村民自治走过了二十多个春秋,他在不断完善中也促进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