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风险承担渠道——基于130家银行的实证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度的银行风险承担行为被认为是时下金融市场的严重威胁之一,近期以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聚焦在金融危机前期相对较低的利率政策是否增加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银行为满足对利益的追求而不断扩大资产负债表,由此而建立起来的风险威胁着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货币政策是否会对银行风险承担造成影响引起了各方学者的关注。相关文献认为持续时间过长的低利率环境是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流动性过剩、基准利率过低造成资产价格攀升,不仅提高了金融机构的杠杆率,而且导致银行过度承担风险,造成整个金融系统风险积聚,从而爆发危机。货币政策可能会通过影响融资成本、资产价值和风险定价等因素,进而影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对风险的感知和容忍度,从而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决策和投资决策,也就是说,银行会选择承担和追逐风险,并最终作用于总产出进而影响金融稳定。这一传导机制最先由Borio and Zhu(2008)明确提出,并称之为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此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证明了该渠道的存在性。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货币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虽然由于我国金融开放水平较低、金融监管力度更为严厉,因此我国受2007-2008金融危机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从长期来看,我国的实际利率水平仍处在一个较低的位置,所以研究低利率政策、明晰我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金融业以银行业为主导,起步较晚,发展比较滞后,银行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关系着金融业的稳定。我国银行业信用管理水平较低,国内信用环境整体较差,同时,在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之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逐利行为更是日趋严重,银行经营决策受货币政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并关系到银行自身的风险水平。在此背景下,探寻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是否具有影响及其影响水平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政策意涵。
  因此,为验证我国货币政策是否会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本文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深入探讨分析了货币政策的风险传导机制,最后根据验证结果对货币政策当局及金融监管部门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及目的,当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实行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是引发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作为一种新提出的机制——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本文从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两个角度出发,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梳理为理论与实证两类,同时还简要说明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对于宏观审慎监管的意义。第三章为理论基础,这一章是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定性分析,不仅阐述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内涵,还分析了其传导路径与作用机理。现有文献一般认为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主要有四种传导路径:一是通过利率影响估值、收入和现金流的途径;二是通过市场利率和目标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也叫“寻求收益”效应途径;三是通过中央银行的沟通政策和反应函数的途径;四是通过“习惯形成”途径。此外,由于银行的异质性特征,如银行规模、资本充足性、流动性及盈利性不同,会使得银行面临货币政策所产生的反应不同,所以本章还分析了这些异质性特征可能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产生的影响。第四章为实证模型设计,这一章为是对货币政策是否影响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定量分析,此章介绍了本文采用动态面板GMM差分法的原因,以及基准模型的构建与模型变量的选取。第五章为实证结果与研究分析,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我国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并对实证结果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的代理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第六章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总结了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并根据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经过实证分析,文章得到的主要结果有:(1)我国存在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的存款准备金率与银行风险代理变量的回归系数均为负,说明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导致银行更多的风险承担行为。(2)银行异质性特征会使银行面临货币政策时产生不同的反应,从而导致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不同。银行规模、资本充足率、流动性与银行风险承担呈负相关关系,盈利性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正相关关系。当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为存贷款基准利率时,银行风险与银行规模负相关关系更为显著,说明银行对存贷款利率的调整更为敏感。在三种货币政策代理变量下,银行风险承担水平随着资本充足率的升高而降低,这说明稳健的资本水平为银行承受损失提供了更强的缓冲作用。银行的流动性也在三种利率下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流动性是银行正常运转的保证,流动性越好,银行风险承担水平也就越低。最后,在本文的样本回归中,银行的盈利性与银行风险呈正相关关系,且关系较为显著,银行盈利能力越强,银行风险承担水平越高。(3)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和银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也对银行风险承担有一定影响,但对于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来说,影响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上市银行的风险意识较强,因而风险承担水平较低;非上市银行因竞争激烈而导致追求高风险、高收益,使得风险承担水平较高。(4)货币政策当局应重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并且还应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联系,在运用传统货币政策时还可搭配使用宏观审慎管理工具,防止货币政策制定不当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稳定造成冲击,兼顾货币政策的调控目的与金融稳定。这些结果的主要意义在于,从金融稳定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并不完全是中性的,这对于货币政策当局和金融监管当局都具有重要意义。对货币政策当局来说,学习如何掌控货币政策在银行风险承担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对金融监管当局来说,在利率异常低的时期,尤其是当利率伴随着快速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上涨的风险迹象时,要保持高度警惕。
  文章的主要贡献在于:首先,目前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文献中,大多数是关注于传统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如利率渠道、信贷渠道和资产价值渠道,而较少有文献专门提出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本文从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这个新视角出发,侧重分析了货币政策影响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风险偏好及风险识别度等行为。其次,本文搜集了2000年~2013年的年度数据,时间跨度较大,涵盖了金融危机前后的时间段;同时,使用了我国包括四大行在内的16家上市银行,和其它114家城市、农村商业银行的报表数据,较为广泛了代表了我国银行业的整体情况。同时,本文将数据分为了三个样本:所有银行、上市银行、非上市银行,对三个样本均做了相同的检验,更好地反映出不同规模特征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情况。最后,文章使用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三种不同的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能更全面地捕捉利率政策的变化及研究不同利率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本文的不足在于:第一,在银行风险承担代理变量的选取中,风险资产率虽最为贴近,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报表并未对风险资产率有披露要求,因此间接计算的风险资产率可能会与真实水平有偏差,造成模型结果的偏差。第二,由于较早年份银行报表和一些小银行报表相关数据的缺失,所得数据面板实为非平衡数据面板,在进行动态面板回归分析中,实际有效的数据相对较少,所得实证结果无法完全反映出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的全貌。第三,鉴于笔者的知识水平有限,对文中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分析可能还不够深入和全面,还需进一步的改进。
其他文献
毋庸置疑,中小企业发展在促进一国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据《中小企业2013年度报告》显示,截止至2013年10月底,我国中小企业总数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7%,中小企业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所做出的贡献约为80%,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例也高达60%,中小企业上缴的利税占全国税收总额的50%。此外,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以及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学位
学位
期刊
在政府发布的2015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经济在201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6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但从近些年宏观数据上所反映出的状况看,我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在持续增大。GDP增速从2000年的8.4%到2007年的14.2%,期间增速一直保持上升态势,但2007年之后增速逐渐开始下降,到2014年降为7.4%,是近20余年来的经济增速最低水平。出口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
期刊
报纸
期刊
报纸
学位
本文认为基金对公共信息的敏感性与其业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这是因为对公共信息敏感性较低的基金更具有信息优势,他们会将从私有信息中提取的价值融入到投资行为中(信息经济学的观点),因此能获得更好的业绩。  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文首先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在证券市场上,知情者与不知情者对证券的需求量之差会随着知情者所掌握的私有信息的增加而增加。在上述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申出本文论点:对公共信息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