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_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经济持续下行,已经进入经济“新常态”,争取外部资源,加强经济对外合作,是中国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途径之一。于是,“一带一路”战略顺势而生,其目的为带动自身和外部国家经济的共同增长。而如何实现沿线国家经济的协调共同增长?这是一个现实难题。只有从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出发,才会实现沿线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而经济发展的核心指标即为全要素生产率,因此,研究“一带一路”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使用1995年-2014年的跨国国面板数据,首次测算并探讨“一带一路”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样本时间内,沿线各国平均TFP年均下降0.3%。其中,技术进步下降3.3%,规模效率增长1.9%,纯技术效率增长1.3%。(2)政府行为与TFP正相关。贸易可以促进亚洲的TFP增长,但不能促进欧洲。工业化提升了欧洲的TFP,但对亚洲却没有提升作用。信息化仅提升了亚洲的TFP。创新对亚洲的影响显著为负,对欧洲则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医疗卫生对欧洲有着促进作用,而对亚洲却有抑制性。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了欧洲,但对亚洲却没有促进作用。城镇化与亚洲的TFP正相关,与欧洲的负相关。(3)各因素对TFP的作用机制也存在差异。政府行为对亚欧的技术进步均有促进性,对规模效率均有抑制性,而且亚洲的政府行为对纯技术效率有着积极作用,则降低了欧洲的纯技术效率。亚洲国家的贸易对三者均有促进作用,但欧洲的贸易仅提高了纯技术效率。工业化可以提高亚洲的规模效率,降低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提高欧洲的技术进步和纯技术效率,降低了规模效率。信息化对亚洲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推动作用,对欧洲的纯技术效率有着推动作用。创新则通过推动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来实现对欧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但仅对亚洲的纯技术效率有着提升作用。医疗卫生可以有效推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与亚欧的技术进步均正相关,也与亚洲国家的纯技术效率正相关。城镇化对亚洲的技术进步、欧洲的纯技术效率均有促进作用。金融支持对亚欧国家的技术进步都有着积极意义,还对欧洲的纯技术效率有着促进性。
其他文献
产业转移的话题对于安徽来说是个老话题,20世纪末就开始了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但是对于皖北地区来说,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她承接产业转移起步比较晚,一直到2005
近二十年来,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都出现了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工资差异扩大的现象,很多学者将其归因为技能偏向型的技术进步。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中国OFDI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政府动荡、投资环境恶劣、贪污普遍、法律缺失等政治风险。由此可
改革开放以来,三大经济圈在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在看到FDI资本、技术和管理方式对经济发展正面作用的同时,三大经济圈工业污染加重、
我国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多扩大,我国的城乡人均收入比达到3.33左右。为了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党和中央从2004年起,连续七年下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