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地震灾害监测系统概念设计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大跨度悬索桥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同时我国地震频发,地震对于桥梁有着很大的危害,因此悬索桥的抗震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常是通过抗震实验及仿真模拟计算来进行悬索桥抗震分析研究,但由于缺乏罕遇地震下桥梁结构的实际响应数据,这些研究方法与成果是否与实际相符很难评定。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针对小概率事件监测的概念设计研究,即悬索桥地震灾害监测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来获取罕遇地震下的桥梁结构响应,以验证抗震实验及模拟计算的成果,从而更好的指导抗震设计。本文的工作内容主要有:(1)拟定了悬索桥地震灾害监测系统设计的原则、策略及步骤,为设计的展开提供指导。(2)以张花高速澧水大桥为工程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模,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澧水大桥的自振周期为14.9s。周期较长,符合同类悬索桥的动力特性特点。前几阶振型都以主梁振动为主,随后出现主缆的振动,而主塔振动及扭转出现得较晚。(3)对澧水大桥进行反应谱及时程地震反应分析。分析得出了在纵向、横向、竖向地震输入下桥梁结构的响应特点。获取了关键的响应数据,为系统设计做了铺垫。(4)以澧水大桥动力特性及抗震分析结果为基础,使用二重编码遗传算法对传感器的布置进行优化,得出了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案。(5)以优化布置方案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生产、销售可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监测设备的调研,完成了澧水大桥地震灾害监测系统各硬件的选型与系统设计。(6)运用ASP.NET编写了数据访问系统,以实现远程数据访问。完成了系统软件的框架设计。(7)完成了悬索桥地震灾害监测系统的运营模式设计。
其他文献
《新闻法》的立法问题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在三十多年前就已经被关注到的老问题。之所以“旧事重提”,是因为几十年过去了,社会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大覆地的变化,各种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在形成学校特色,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
戏剧表演作为一种集合舞台表演艺术、戏曲艺术、歌舞艺术等为一体的传统艺术门类,在国内文艺界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戏剧表演是指表演者在戏曲编排者的指导下,依据剧本内容
上海在初中阶段的6~7年级开设了综合理科科学课程(包括物理、生命科学、化学和地理相关知识等),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入门教育。初中科学是小学科学启蒙教育向比较系统的分科科
众观当今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很多教师教学是通过题海战术,讲解是就题论题,研究是纯粹对应试中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往往缺少对解题的过程和思想方法的反思和理解,更是缺乏思维的针对
电力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供电企业已经意识到供电质量与供电服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生存。提高服务质量是实现供电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学位。本文通过对历史渊源的考察认为 ,中世纪大学的硕士或博士是“教师”的代名词 ,具有鲜明的职业 (专业 )特性。十八世纪德国大学范
研究地面站信号覆盖范围的优化问题,可提高改善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系统的实际监视能力。为提高ADS-B系统的选址性能,提出一种针对开阔区域ADS-B地面站信号覆盖分析方
21世纪作为全人类高度信息化社会的世纪,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高。目前,结合我校的现实状况,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因其知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研究的最重要著作。现今通行的《说文解字》是由宋代徐铉校订的,也称大徐本。另还有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增加了许多徐锴的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