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中国的主要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唐等大都市区。伴随着快速且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大都市区的城市扩张形成了城镇高度密集和连绵发展的现状及态势,与此同时,它们的发展也普遍呈现出诸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规模过大、小城镇空间效益低下等严峻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大都市区上述种种空间问题的管治所采用的主要是着眼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综合目标,但具体操作上却以开发为导向的城镇体系规划这一传统的规划方式。然而,由于大都市区空间发展所涉及的问题过于复杂多变,往往导致此类规划无处着手,可操作性不强。因此,结合国外大都市区的规划经验,本文提出用区域绿地规划的方式来应对中国大都市区空间问题的观点。
而从保护角度出发的区域绿地规划是控制和引导空间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并且应当将其作为一种从城镇体系规划中独立出来的法定、完整的规划类型。具体从区域绿地规划的价值来看,它具有维护改善生态环境、平衡区域空间结构、塑造区域景观形象、提供公共休憩场所等多重功能;实践方面,西方大都市区普遍经历了空间上的开发与保护最为冲突的快速发展时期,在此过程中,绿带和开放空间规划成为它们寻求解决大都市区空间冲突、平衡空间结构、以及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性规划途径之一,这对于我国大都市区开展区域绿地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本文重点研究了大都市区区域绿地的规划过程,内容涉及区域绿地的划定、规划实施以及管理,并总结出当前区域绿地规划的景观生态学以及回应大都市区空间发展趋势的两种规划途径。
最后,基于上述理论和案例研究以及珠三角的具体发展特征,本文提议应在珠三角大都市区通过积极开展区域绿地规划,以有效地控制大都市区内具有战略性价值和影响的空间要素,进而回应空间发展中开发与保护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规划体系内在逻辑、提升区域绿地规划层次、优先其规划时序、建立空间事务管理体制等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