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探讨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far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流动性过剩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也成为学者专家们研究的热门话题。中国人民银行从2003年就开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而且2007年初,流动性过剩问题被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在2007年4月1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指出把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作为当前以至2008年全年宏观调控的重点。有关专家认为,今年中央政府可能会进行综合改革,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在这个背景下,对我国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衡量、成因、影响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其提出解决的建议正是本文写作目的所在。本文首先在导论中指出研究流动性过剩问题对我国经济运行重大的现实意义,并给出文章的写作思路:本文是在对流动性及流动性过剩的概念介绍的基础上,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探讨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通过对流动性过剩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以及产生原因的深入分析,提出对我国经济运行中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宏观调控的的政策建议。  本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并运用马歇尔K值指标对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状况进行衡量,并进行国际比较;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主要分国内成因和国际成因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通过构建国内模型,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冲击对国内的影响;第四章通过构建国际模型,分析了国际流动性过剩冲击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最后一章则是对以上四章的总结,笔者在这一章里根据前述实证分析结果,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提出了一些宏观调控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第一章主要提出流动性过剩的概念及衡量方式。要解释流动性过剩,首先就要了解流动性的含义。对于流动性的含义,国内外学者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从微观层面上来说,流动性是指资产转换为现金的难易程度。在宏观经济层面上,人们常把流动性直接理解为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信贷总量,即通常所说的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本文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讨论流动性过剩问题,所以本文选用宏观经济层面上的流动性概念。根据流动性的宏观含义,本文认为流动性过剩(ExcessLiquidity)就是指宏观经济运行中流动性的供给大于了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为货币当局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在明确了流动性过剩的定义后,本文主要用文字和图表分析了流动性过剩问题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为进一步分析流动性过剩带来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本文用马歇尔K值来描述货币超额供给这一现象,并以数据说明,截至2006年,货币超额供给的态势依然严重,反映出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较严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而从马歇尔K值的增长情况来看,我国处于中等水平,说明流动性过剩情况得到了一定的抑制。  第二章全面阐述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国内成因部分和国际成因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流动性过剩的国内成因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首先,我国长期以来的外向型经济导致双顺差现象日益突出,外汇储备大幅度增长,中央银行为购汇而放出大量基础货币进行对冲,加剧了流动性过剩状况;进一步来看,国际收支的顺差越来越大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储蓄-投资差额越来越大所造成的,因此,储蓄率过高,内需不足,是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原因。第二部分指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源于全球流动性过剩和经济失衡。近年来,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均保持了充足的流动性,而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性和国际社会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导致这部分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加剧了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状况。  第三章通过构建国内因素的VAR模型,分析了国内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领域和金融领域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通过国内因素的VAR模型的冲击响应方程,来分析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对本国的产出、物价、资产价格、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等经济指标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通过构建包含国际因素的VAR模型,分析国际流动性过剩冲击对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以及国内外因素对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分工深化、金融国际化的时代,一个开放国家的流动性过剩通过贸易和资本流动很容易传递到其他国家,并对后者的经济产生影响。鉴于上述原因,我们进一步构造一个包含国际因素的VAR模型,即通过在模型中引入国际变量,如国际流动性过剩指标,国际产出、国际物价,来分析国际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指标的冲击。由于国际流动性过剩主要通过国际产出和国际物价水平对国内进行传导,未被上述两者吸收的部分表现为国际流动性过剩。因此本文分别就G5的实际产出、物价和流动性过剩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研究,。本文并通过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比较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度。  第五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前述几章的分析作一总结,概括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衡量、成因以及影响;第二部分则是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为了解决当前流动性过剩环境下的中国经济过热以及消费品和资产价格持续上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对内坚持科学发展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采取多项措施引导股市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对外降低资本项目顺差,让人民币适度升值,采取“走出去”战略对外疏导流动性。  纵观全文,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针对目前国内有关流动性过剩研究的文章集中在对国内层面的分析,即主要分析银行体系内部或者货币层面的流动性过剩情况,本文试图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对流动性过剩的情况来进行把握,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2、本文的研究主要建立在截至到2006年末最新数据的实证分析基础上,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更强的说服力。3、本文对2007年流动性过剩最新的研究做了文献综述,这不仅有利于本文顺利的完成,也为继续对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研究干部成长规律和党校教育工作规律(“两个规律”),是党中央对干部培养和党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促进干部全面健康成长、实现党校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由谈宜彦等同志
化学是人们了解事物化学性质、利用事物化学性质、改造事物化学性质的一门科学。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必须具有认识事物化学性质的素养。而这些素养不是学生与生俱
随着世界范围内并购浪潮的风起云涌,企业并购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各国都纷纷通过企业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进而提高整个国
针对超市顾客等候过久问题,基于Agent范型,建立了顾客排队系统仿真模型.将顾客、收银台抽象为不同的Agent,并引入收银台管理Agent和引导员Agent.通过不同Agent之间的交互仿真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商标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然而近年来,欧盟频频发起针对中国的商标贸易壁垒,这对中国企业的出口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作为一
随着我国1998年以来住宅市场的逐步商品化,尤其是近年来房价的迅猛上涨,城市住宅市场的价格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在这次房价迅猛上涨的浪潮中,以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
北京邮电大学团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的工作要求(即“两个全体”目标要
杨志凌运用他独特的绘画技巧,让画面上的色彩互相流动、冲撞,凸出水色流动的态势,体现画面的腾跃、飞扬。创造“人化风景”的艺术理念和“意念反射”的思想观念,用独特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