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植物浮床处理污水在目前的研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水体净化和环境美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调查分析了适合生长在华中地区的水生植物的种类,选择了美人蕉、菖蒲、滴水莲、水葱、马蹄莲、水葫芦、再力花、春芋、粉掌九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水生植物作为试验的植物,结合植物浮床技术,研究了九种植物对污染水体的去污能力。本试验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观察了所选的植物在污水中的生长情况如何和对试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如何;其次研究了筛选出来的植物在酸性环境下的生长能力如何和对试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如何;然后研究复合植物的生长能力如何和对试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如何。试验结论可概括如下:1.美人蕉、菖蒲、滴水莲、水葱和粉掌不适合在试验污水中生长,其他四种植物在实验污水中均能正常生长。到试验结束时再力花、春芋、马蹄莲和水葫芦生长茂盛,其中春芋和水葫芦的生长能力最强,不但生长旺盛,它们的根系也有较大的增长,植物从实验开始的22cm和15cm增加到49cm和40cm,生长速度较快。2.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到,再力花、春芋、马蹄莲和水葫芦试验组都有一定的去污能力。试验水体中pH下降,根系分泌出大量溶解性氧,使得水中溶解氧含量增加,TN、NH3-N、TP和COD浓度下降。它们对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66.0%-74.5%、71.4%-81.8%,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得以去除;由于污染物质的沉淀、植物根部的吸附和微生物的降解等作用,水中COD去除率也达到了59.7%-80.1%;但NH3-N去除效果不明显,仅为40.4%-60.1%。结合植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对污水的去除能力,综合性能较好的植物为水葫芦>春芋>马蹄莲>再力花。3.通过复合植物去污性能的试验,可以看出复合植物在对污水处理环境下,相比较于单一种类植物的处理情况,不管是植物生长状况还是去污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4.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浮床载体,克服了传统浮床易脆易倒不易搬运等缺点,也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5.利用数学模型建立系统内进出水浓度的衰减方程,用数学的方法验证了试验值和理论值的差异,便于对试验进行总结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