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子加减相干操作(t(a)+r(a)(+))是当前制备新量子态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光子加减相干操作制备出来的量子态可能是具有非经典性的非高斯态。这种非经典态在量子信息传输和处理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选择了一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非奇非偶的量子态的态函数(|ψ>=K-1/20(|α0>-eiθ|-α0>)),接着对该态分别进行一次光子加减相干操作和两次光子加减相干操作,进而分别得到两个相应的新量子态的态函数。然后分别利用三种不同的非经典判据,即Mandels Q因子、压缩特性和Wigner函数(及其负值区域占有体积VN)来分析各个新量子态的非经典性质,得到了使新量子态的非经典性达到最强的条件。最后在θ=0(薛定谔奇相干态情况)和θ≠0(非奇非偶薛定谔猫态情况)区域,比较了一次和两次光子加减相干操作后,各个新量子态的非经典性的变化规律及非经典性最强和最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