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加减相干操作下量子态相位敏感非经典特性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729508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子加减相干操作(t(a)+r(a)(+))是当前制备新量子态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光子加减相干操作制备出来的量子态可能是具有非经典性的非高斯态。这种非经典态在量子信息传输和处理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选择了一种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非奇非偶的量子态的态函数(|ψ>=K-1/20(|α0>-eiθ|-α0>)),接着对该态分别进行一次光子加减相干操作和两次光子加减相干操作,进而分别得到两个相应的新量子态的态函数。然后分别利用三种不同的非经典判据,即Mandels Q因子、压缩特性和Wigner函数(及其负值区域占有体积VN)来分析各个新量子态的非经典性质,得到了使新量子态的非经典性达到最强的条件。最后在θ=0(薛定谔奇相干态情况)和θ≠0(非奇非偶薛定谔猫态情况)区域,比较了一次和两次光子加减相干操作后,各个新量子态的非经典性的变化规律及非经典性最强和最弱的情况。
其他文献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重要预言,证实这一预言,不仅是对广义相对论最有效、最严格和最激动人心的检验,而且对天体物理学、粒子物理、量子场论等基础学科有重大的推动
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唯一的目的是提高转换效率并节约成本,使这个绿色能源真正在生活中普及。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是目前制约太阳能电池应用普及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主要研究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通过研究新型材料更好的提高光电转换效率。二是对太阳能电池结构的研究,通过对其窗口层、吸收层以及背反层进行结构设计,提高太阳光谱范围光电转换效率。本文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太阳能电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