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液体水面扩散和潜水过程传热传质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u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低温液体的使用、储存和运输越来越广泛,低温液体泄漏和释放会对周遭人员和设备带来危害。上述危害的轻重程度取决于低温液体在水面流动和汽化的传热传质特性,这些传热传质特性的表现主要存在于低温液体的泄漏,蒸发,扩散和潜水等过程中,因此相关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针对低温液体的流动特性,将低温液体水面泄漏和释放过程分为低温液体水面扩散过程和低温液体垂直潜水过程。通过对浅水方程添加源项,本研究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温流体的水面泄漏和扩散的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以LNG为例的大规模低温液体水面泄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和研究了低温液体从不同类型的储罐泄漏到水面的场景。此外,采用level-set方法追踪低温液体-水两相界面,通过修改控制方程源项表征低温液体-水相际界面的相变过程,本研究建立了低温液体水面垂直潜水过程流动和汽化模型。在给定条件下,对不同入流速率的液氮潜水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低温液体在潜水过程中流动状态,潜水深度和汽化率。研究表明,低温液体在水面形成的液池厚度梯度变化较大,扩散过程中会形成阶跃;低温液池的最大半径与出流孔径表现出玻尔兹曼渐近关系;储罐形状对低温液体扩散过程影响有限,而液池形状(圆形和半圆形)对低温液体扩散速度有强烈的影响,但对液池最大面积影响十分有限。通过level-set多相流模型对液氮潜水过程的模拟发现,动态平衡下的液氮在水中形成球棒型的柱体,其形状在流向方向总体表现为越来越粗的趋势;小直径液氮柱下潜深度较浅,但会在水中完全汽化,而大直径的液氮柱下潜较深,流线更混乱,但是会浮出水面而形成液池。通过以上研究表明,基于浅水方程的泄漏和扩散模型可以更好地揭示低温液体水面泄漏后的传热传质特性,基于level-set的多相流模型弥补了低温液体垂直入水过程研究的缺失,本文的研究为低温液体泄漏危害的进一步防治研究工作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墙式切圆燃烧是一种新型的切圆燃烧方式,本文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6.3平台上,分别模拟燃用烟煤和褐煤的600Mw墙式切圆锅炉炉内燃烧过程。计算中气相湍流流动模型采用
气体引射法制取颗粒冰是一种新提出的动态制冰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水在载冷气流中雾化使之迅速冻结,制得小尺寸的冰颗粒(1毫米以下)。该方法极大地增加了水滴冻结过程的换热表
高炉瓦斯灰是在钢铁行业高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主要副产品,是一种可以被资源化利用的有益物质。目前,国外钢铁企业主要采用填埋方式处理瓦斯灰,国内钢铁企业则基本上采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也逐渐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速度,进一步凸显了计算机网络的便捷性和开放性,进一步提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技术是基于煤炭的能源梯级利用、清洁利用技术,非常适合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国情,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
一般的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是由压缩机吸入从蒸发器出来的较低压力的工质蒸汽,使蒸汽的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压力升高后送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压力较高的液体,
当前的高职学生大多都成长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环境的变化促成了高职学生特征的变化,也带来了学习需求的巨大变化.课程团队在分析学情、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急需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工科人才.工科教育和企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可能跟不
目前我国的饮用水和部分食品存在氟超标现象,长期饮用或食用会引起氟中毒,危害人体健康。吸附法因费用较低,操作简便,成为应用最广泛的除氟方法。但常用吸附剂存在吸附容量较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