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爆炸波冲击下地面结构动力响应及滑移隔震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chuanhe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地下隧道内的剧烈爆炸,往往会给隧道衬砌、周围土体以及附近地面的结构物造成严重损坏。为揭示各类地表结构在该事故引发的地下爆炸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规律,探讨能降低其响应的一些减隔震措施及其效果,本文针对多层建筑、大跨屋盖结构和连续梁桥等三类结构遭受地下爆炸波冲击的动力响应及其滑移隔震效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主要的创新工作与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引入多种数值模拟方法,采用子结构理论建立起包含地下隧道、半无限土体和各类地表结构(分为非隔震和滑移隔震两种情形)在内的各个耦合体系模型。基于本文提出的隧道内壁爆炸超压的简化模型和相应于隧道衬砌和周围土体而采取的 von-Mises 和 Mohr-Coulomb 等屈服准则,应用 Newmark 增量时程计算中的等效载荷法对各体系进行隧道内爆炸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响应分析。与使用 Lysmer粘滞边界法和修正的 Lysmer 粘滞边界法的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地下爆炸波冲击下多层建筑和大跨屋盖结构的基底滑移隔震分析和连续梁桥的摩擦摆支座隔震分析而分别建立起各个隔震装置的力学模型,提出了以滑移接触面压力和相对滑移速度为自变量的各个修正连续摩擦力模型。这不仅消除了应用传统库仑摩擦力模型所带来的对啮合、滑移阶段及其过渡边界需时刻跟踪以及易造成较大累积误差等缺陷,还使摩擦力的确定过程大为简化。(3)应用本文提出的单元塑性区域确定方法,研究了隧道及其周围土体在隧道内爆炸发生时的塑性区域拓展规律;分析了自由场地表各点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峰值变化趋势以及地下爆炸波沿地表传播的行波效应和衰减特征。至于地下爆炸波冲击下上述三类地表结构在同时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各个滑移装置的独立工作以及地下爆炸波的行波效应等因素时(后两者主要针对大跨屋盖结构和连续梁桥而言)的复杂动力响应计算问题,应用本文的模型及求解方法均可自然、良好地加以解决。对连续梁桥来说,本文的相关模型及解法还自然考虑了凹形地表对地下爆炸波行波效应的影响以及该爆炸波遇凹形地表后的散射问题。(4)应用本文方法对地下爆炸波冲击下多层建筑和大跨屋盖结构在非隔震和基底滑移隔震两种情况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摩擦系数和地基强度等参数对其隔震效果的影响规律;对地下爆炸波冲击下连续梁桥在分别设置钢性球铰支座、板式橡胶支座和摩擦摆支座等三种情形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摩擦系数和地基强度等参数对摩擦摆支座隔震效果的影响规律。对大跨屋盖结构和连续梁桥还提出了“残余内力”问题,分析了影响其大小的一些因素。上述工作既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具体工程实践提供了重要而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项必备技能,因此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更新,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目前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本文主要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并为改变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对桥式起重机的起升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建立起升机构的动力学理论模型和振动微分方程,推导出起升工况下的动载系数;探讨了起升机构中柔性体钢丝绳的建模方法,并在ADAMS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研究,基本查明了长乐—南澳构造带西南段漳浦地区北东向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强度、几何学特征及运动性质等,并根据变形级别划分为初糜棱岩、糜棱岩和千糜岩。
锚固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土体加固、边坡稳定、深基坑支护和混凝土结构加固等工程中,充分理解锚固系统的力学机理对于实现有效设计是至关重要的。锚固系统构造复杂,一套完整的锚固
猪卵丘细胞位于卵母细胞外周,作为一种特殊的颗粒细胞,参与卵母细胞发育、卵泡发育与闭锁以及胚胎的生存和发育等重要生殖生理过程。为探求BMP15通过调控卵丘细胞增殖与凋亡,
【摘 要】本文主要从情境引入、数学活动、教学手段、巩固练习、资源拓展五个环节来说明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构建;有效课堂;初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226-02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以一个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发现新问题、同化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有效
【摘 要】人文精神可以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业压力非常巨大,同时学生认知水平在不断成熟,在学习过程中渗透人文主义精神,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使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所面对的学习困難,避免学生出现不良反应,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并最终成长为祖国栋梁之材。语文学习本身具有人文性的特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
【摘 要】在新课程的带动下,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前进,语境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的欢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语境,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信息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229-01  小学英语是一门特殊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