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多种拔牙新技术、尤其是外科专用手机的广泛应用,减少了拔牙手术创伤,但是仍存在切口大,去骨多等缺点,不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本临床研究观察了舌向分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在手术时间、创伤大小、术后反应以及其他并发症上的优劣,为临床操作进一步减少创伤进行了探索。方法:1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8月在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术前检查为下颌近中及水平位阻生第三磨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共计120例患者,男41例,女79例。累计拔除120颗患牙,其中近中位82颗,水平位38颗。使用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拔除难度评分系统对患牙拔除难度进行评分。2拔除方法2.1实验组舌向分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翻瓣、去骨,暴露患牙合面?,舌向分牙,先去除舌侧牙块,减少去骨尤其是颊侧去骨,创口一般不缝合。2.2对照组口腔外科门诊手术操作规范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翻瓣、去骨,暴露患牙最大周径,近远中分牙,先去除近中侧牙块,患牙拔除后开放式缝合。3术后处理和记录拔牙术后常规处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12h疼痛程度、术后3d、7d肿胀、术后3d、7d开口受限程度以及出血、干槽症等其它术中术后并发症。4统计方法:用SPSS21.0进行分析。对于正态分布数据患牙难度评估值、疼痛程度采用俩样本t检验。对于非正态分布数据手术时间、术后肿胀程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等级资料去骨量和张口受限程度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术后出血、干槽症、下唇麻木、气肿以及术中并发症采用四格表X~2检验。结果:1患牙难度评估实验组患牙难度为10.77±1.94,对照组10.97±1.88。两组在拔除患牙拔除难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去骨量实验组平均秩次为42.05,秩次之和为2523;对照组平均秩次为78.95,秩次之和为4737,实验组去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3手术时间实验组拔除时间其中位数为11.5 min,四分位间距为11min;对照组拔除时间其中位数为10min,四分位间距为8min。两组在拔牙手术时间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4疼痛术后12小时疼痛程度3.87±0.81,对照组6.91±1.21。实验组疼痛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5张口受限程度术后第三天实验组对患者张口度影响较对照组小(P<0.05)。术后第七天两组张口度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6肿胀术后第三天肿胀程度: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七天肿胀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7其它术后出血、干槽症、气肿、下唇麻木以及术中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舌向分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不需要暴露患牙最大径,翻瓣范围小,去骨少2通过舌侧分牙,去除舌侧和近中阻力,改善视野,为小切口、小术野拔牙创造了条件。颊侧牙挺用力,牙根不但可以近中合向移动,而且可以近中舌侧合向三个方向运动,减少了脱位的阻力、去骨量和切磨时间。3术后反应小:舌向分牙拔除下颌第三磨牙的方法无需特殊仪器设备要求,但能有效减轻术后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