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周仲瑛教授“瘀热论”的犀角地黄汤防治脑梗死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jing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周仲瑛教授提出的中风病“瘀热相搏”的病机理论指导下,结合现有的研究基础,探讨犀角地黄汤对“瘀热”证H型高血压(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升高同时伴有高血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溶血磷脂酸(LPA)、磷脂酸(PA)、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且探讨犀角地黄汤对内毒素诱导下持续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pMCAO)大鼠脑组织的自噬相关Atg-5、Beclin-1等蛋白的mRNA表达;以及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自噬体及染色的LC-3抗体的表达。并在临床运用犀角地黄汤干预了瘀热证型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并观察相关的瘀和热的指标变化。  方法:造模“瘀热”证H型高血压大鼠成功后采用低中高三种不同剂量犀角地黄汤(0.75g生药/ml、1.5g生药/ml、3.0g生药/ml)水煎液灌服,并选择空白对照,分别检测各组血压、血Hcy、TNF-α、 IL-6、 LPA、PA、及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造模内毒素诱导下持续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pMCAO)大鼠,造模后进行分组,并采用不同剂量犀角地黄汤进行干预,分别提取RNA、PCR检测Rat-atg-5、Beclin-1等基因的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染色的LC-3抗体表达。进行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原代培养,并以LPS诱导神经细胞的氧化应激及凋亡,应用LPS(10ug/ml)刺激诱导神经元损伤模型,观察自噬体及相关蛋白的表达。临床随机筛选80例中医辨证为瘀热证型的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使用犀角地黄汤进行干预,观察白细胞介素-6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结果:治疗前后比较,犀角地黄汤治疗组对“瘀热”证H型高血压组大鼠的Hcy、TNF-α、IL-6、LPA、PA、及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尤其以中低剂量为佳。“瘀热”证pMCAO模型大鼠中Atg-5、Beclin-1mRNA的表达、模型组Atg-5和Beclin-1 mRNA的表达明显上升,犀角地黄汤中剂量治疗组和阳性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其表达。(*p<0.05,**p<0.01)。LC-3抗体染色颗粒提示,空白组表达不明显,模型组造模成功,尤其在第六天,模型组明显增多;阳性药组明显抑制LC-3的表达,第三和第六天到达最佳;低剂量组抑制效果不明显;中剂量组抑制效果好于高剂量组,第六天抑制效果最佳。对于LPS诱导神经元损伤模型,高中低剂量(40mg/ml,20mg/ml,10mg/ml)的犀角地黄汤处理诱导的神经细胞12小时,中剂量组(20mg/ml)和阳性药阿司匹林均显著降低了atg-5和beclin-1 mRNA的表达,和模型组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噬诱导剂(rapamycin,100μmol/L)明显逆转了犀角地黄汤的作用,自噬抑制剂(3-MA,2mmol/L)加强了犀角地黄汤对atg-5和beclin-1 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临床病例观察发现:犀角地黄汤治疗组在纤维蛋白原、白介素-6等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实验以及临床研究的结果提示:犀角地黄汤在脑缺血的预防及发生后的保护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作用的机制可能通过抑制缺血前期及缺血期的相关炎性反应以及调节了细胞自噬反应,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更具有临床实用性。以中医证侯学为基础突破口,从中医学新的视角阐发了脑梗死的发病前预警以及防治中相关瘀和热以及细胞自噬的机制,继承发扬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为我国的卒中诊治提供新的靶点。
其他文献
摘要:對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提高了思想认识并切实落实到教学工作中,是教师的能力,在本文就课改中的教师准备工作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 教学改革 思想 方法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是课程、评价、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大变革。教材的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化等都对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本书、一个思想、一个方法一生不变的教学行为已经无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研究目的:  通过流行病学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胃息肉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相关性,为中医药诊治胃息肉提供临床思路和依据。  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
摘要:物理学当中的结论及定律大都是由“物理模型”推理得来的,物理习题就是以“物理模型”为基础演变而来的。“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学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作用,因此,应注重“物理模型”的学习。  关健词:物理模型 物理对象模型 物理过程模型  1.“物理模型”的分类  “物理模型”是为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方便,采取暂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因素,突出主要的本质因素,通过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运用理想化、简单化和类比等方法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动下,探索如何提高课堂的时效性成为每个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结合目前化学教学的课堂现状,笔者针对提高化学教学的时效性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 化学课堂 时效性 策略  新课程改革浪潮之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成为广大教师不断探索、追求的目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指的是以系统化的教学过程和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在最少的时间内,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和教学效益的最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在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癌筛查中的价值。同时,观察中医药胃转安一、二号冲剂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试验一胃癌前病变及早期胃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在化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之中,是化学教育中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其价值辐射到整个教育过程。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文精神的培养,更应充分挖掘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高中化学 科学 人文精神  本文认为化学教育中要实现科学人文价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培養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高中化学的教学目的之一
新课程实行以后,在不同地区应用的教材版本不同。我们学校化学课本采用的是苏教版。苏教版课本与以前的旧版本有很大的不同,在应用初期还很不适应。后来通过仔细研究教材,在经过新课程培训,我找到了这套课本的一些编排特点,现在把我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  苏教版第一个特点是滚动式教学,这在化学理论部分体现得尤为突出。比如化学反应速率部分,在必修二中给出了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