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谚语中性别歧视的文化考量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806778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与性别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根据研究重点的不同,这些语言学家分成两大派:一派侧重于研究男女性之间的用语差异,认为男性和女性在语言运用上存在着很多不同:另一派认为人们谈论男性和女性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且声称语言对女性存在性别歧视。性别歧视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体现在语言中。语言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面镜子,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而作为语言中的精华-谚语更是浓缩了文化的内涵。语言和文化中所体现的性别歧视也在谚语中有所展现。因此,从谚语中研究探索语言和文化中的性别歧视更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极强的说服力。和世界上其它语言一样,英语和汉语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谚语。英汉谚语源远流长,覆盖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它的来源极为广泛,从文学作品到民间传说,从宗教信仰到自然现象。本文以社会性别理论以及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社会性别为理论基点,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了英汉谚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社会性别理论宣称:“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被造成的。”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的这一论断揭示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即妇女在社会中作为“女人”的地位与状况,是由社会文化造成的。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主要的不是生物因素,而是社会因素。是有利于男性的社会文化将妇女降格为男性之外的“他者”和“第二性”。另外,本文也运用了社会语言学关于社会性别的某些观点作为支撑。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社会性别也被认为是社会文化建构下的产物。社会身份习得的过程与社会化进程有着一定的关联。本文首先对英汉谚语中的性别歧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然后重点探索了导致谚语中性别歧视存在的文化因素,诸如:宗教,传统的理念,父权制以及传统文化规约等。最后,作者认为在语言重建和社会改革的双重作用下,语言以及谚语中的性别歧视将会减弱甚至消失。到那时,新的谚语将取而代之,转而讴歌妇女的新形象,表达人们对女性的赞扬和尊重。通过研究,作者希望人们能重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同时有助于人们找到有效的策略去减弱或消除语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性别歧视。另外,作者也期待本论文能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和一些新的参考信息。
其他文献
背景:植入电子起搏器已成为治疗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并取得很大的成功。然而,有限的电池寿命、缺乏对神经激素自动反应性、儿童期植入起搏器后电极不能随身体的
“协奏曲”作为西方交响音乐体裁的形式之一,在与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结合后,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涵。作曲家采用一件中国民族主奏乐器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或西方管弦乐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率先鼓励沿海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经过20多年的发展,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实践证明:加工贸易对技术进步,解决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有着
目的了解广东省川山群岛社区渔民的潜水知识和健康状况。方法对74名男性青壮年潜水渔民进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回收率93.2%(69/74)。结果55人(80%)未掌握潜水病知识。渔民出现
<正>早在《这边风景》脱稿的1978年,我就读过这部书的部分初稿。2013年花城出版社正式出版后,我又连续读了两遍。尽管书中那种紧张激烈的时代气氛,那种你死我活的斗争环境,已
目的观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眼部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CVST住院患者11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65例,男女之比为1∶1.2,首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现在,经济社会也逐渐的完善。随之而来的则是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加。不管是医院等事业性的单位,还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类企业,为了保证自己在市场占
机载雷达对地、海探测时面临着复杂的杂波环境,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技术通过联合空时二维自由度可以有效地抑制杂波,提高动目标检测性能。考虑到实际中机载雷达接收的回波数
为探讨羊栖菜多糖对果蝇抗氧化作用和寿命的影响,采用黑腹果蝇为研究对象,添加羊栖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4.0%)的培养基饲喂,每3 d更换1次培养基,
雾霾使大气环境不再是城市的一个普通公共物品,城市的环境经济矛盾加剧。城市需要在雾霾治理问题上进行额外的权衡,这无疑增加了中国城市迈向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与复杂性。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