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伴肺结节时鉴别肺转移瘤与多原发癌及良性结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伴肺结节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结果。将PET/CT结果与病理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评价18F-FDG PET/CT显像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伴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鉴别价值。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例数分布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SUVmax、直径大小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SUVmax、直径大小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SUVmax与病灶直径大小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并分析二者间的线性趋势。组间总体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组间两两比较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伴肺结节病变中,肺转移瘤32例、肺原发癌11例、肺良性结节31例;多发结节者57例、孤立结节者17例;肺结节双单侧分布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肺结节分布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99,P=0.003),最大直径在三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22.518,P<0.0001),SUVmax在三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30.080,P<0.0001),SUVmax与病灶直径大小呈正相关(r=0.809,P<0.0001),不同边缘特征在三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8.529,P<0.0001)。本研究18F-FDG PET/CT对肺结节定性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74%(33/43)、87.09%(27/31)、81.08%(60/74)、89.19%(33/37)、72.97%(27/37);以SUVmax≥2.5作为恶性诊断阈值对肺结节的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40%(35/43)、80.65%(25/31)、81.08%(60/74)、85.37%(35/41)、75.76%(25/33)。结论在18F-FDG PET/CT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伴肺结节性病灶的临床应用中,除了怀疑转移瘤的可能性外,还应重视多原发癌的可能性。分析肺结节性病灶的代谢程度是有价值的,SUVmax的大小与肺结节的大小呈正相关,肺原发癌与转移瘤摄取18F-FDG明显高于肺良性结节,而肺转移瘤和肺原发癌间摄取18F-FDG无明显区别,但SUVmax不能作为唯一的诊断依据,同时还应结合病史、化验检查特别是CT影像的形态学特征进行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