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去境外承担总承包工程(EPC)。在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很多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建设资金缺乏,但工程项目机会很多。谁能帮助解决资金的渠道问题,谁就能在项目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项目的建设承包权。如何解决项目的融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能否实施及实施效果如何的前提条件。中国政府十分支持企业去境外承包工程,在支持国内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尤其在境外战略性资源开发、对外重大工程承包项目等方面,中国企业如果能很好的解决东道国资金不足的问题,那么在境外拿到总承包工程(EPC)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所有有志于在海外市场承接项目并大展身手的企业都应该关注融资问题并认真研究,因此研究境外项目融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文首先概括了企业融资的各种理论,包括MM理论、平衡理论、优序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控制权理论;其次阐述了项目融资的概念、项目融资的重要性、项目融资的模式以及项目融资的风险等问题;接下来分析了中国政府在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采取的办法,出口信贷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以中国A公司在东南亚某国的变电站项目融资为例,详细分析了出口信贷的两个重要方式即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卖方信贷,介绍了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卖方信贷的基本情况,对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卖方信贷的优势以及劣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卖方信贷的费率差异,阐明了出口买方信贷和出口卖方信贷的风险并提出了应对风险的建议。最后结合A公司的银行授信情况和能接受的风险敞口情况计算得出A公司能接受的出口卖方信贷的上限。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目前的一些研究文献对出口信贷的风险及其控制、项目融资的模式、出口信贷的开展流程等作了详细的论述,但在出口信贷的方式选择和比较等方面没有论述,本文则在此方面做了具体的理论论述。此外本文侧重于分析出口信贷模式的选择,即卖方信贷、买方信贷的基本情况比较;卖方信贷、买方信贷的优势劣势比较;卖方信贷、买方信贷的费率差异比较;卖方信贷、买方信贷的风险及应归措施;卖方信贷、买方信贷方案如何选择等等,给中国承包商在实务操作方面一个直观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