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太阳能热发电吸热器中超临界CO2流体管内传热强化特性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l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太阳能光热发电作为清洁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低碳革命、绿色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的角色。近年来,在太阳能光热技术中,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与常规的朗肯循环相比,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具有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更高的经济性,该技术有望促进光热电站规模化、低成本发展。在这种新型太阳能光热电站中,超临界CO2流体是光-热能量转换的工作介质,其流动传热性直接制约着能量传输过程的效率及安全稳定性。然而,超临界流体的传热过程影响因素众多,尤其在高热流条件下,变物性、浮升力等效应使得CO2传热过程十分复杂。为此,本论文开战了多种工况下的超临界CO2传热特性试验研究,并探索了强化超临界CO2传热的技术措施。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超临界CO2流动传热试验平台,采用电加热方法模拟高热流加热工况,利用恒流泵、加热器、冷凝器、背压阀、高压储液罐等设备构建了稳定的高压闭式循环回路,卡发了分布式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从而形成了超临界CO2流动传热测试装置与方法。(2)开展了超临界CO2在光滑圆管的对流传热试验,系统地研究了热工参数、浮升力效应等因素对超临界CO2流动传热的影响规律。在较低热流下,低热系统在拟临界区存在峰值。然而在高热流低流速工况下,则发生了明显的传热恶化,其诱发因素为急剧增大的浮升力效应(判定因子Gr/Re2)。将实验数据与文献中的传热经验关联式作对比,结果表明,目前已有的关联式无法很好地预测本文工况下的传热,为此采用最小二乘法提出了相应的传热关联式,其预测误差为±15%。(3)开展了超临界CO2在内凸管内的对流传热试验,采用传热强化综合性能PEC因子定量评价了该管道传热强化综合性能。结果显示,内凸管能有效地强化超临界CO2传热性能,其PEC因子为1.241.52。根据试验数据,拟合了适用于内凸管的传热关联式,其预测误差为±10%。研究成果为太阳能光热电站超临界CO2能量转换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财务管理是企业中的重要部门,为企业的发展决策起到重要作用。中小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家族式的企业,
为提高施工效率,在同一建筑施工现场经常需要同时布置多台近距离交叉作业的塔机,这些塔机之间存在碰撞可能,因此塔机群防碰撞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讨论了基于嵌入式Linux
水稻颖花发育的模式及机理,一直是植物学领域研究的焦点和热点,而水稻颖花发育相关突变体又是研究其遗传发育机理的重要材料。本文先就水稻颖花的结构、发育机理及发育相关基因
5·12汶川地震后,大量伤员需要进行及时救治和运转。批量伤员的前接后送表现为伤员数量多、参与救护的医护人员多、转接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和环节多等特点,若统筹指挥、组
焦化废水经生化处理后,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色度等均较高,为了实现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必须采用有效的预处理工艺降低其中残余的污染物。在综合分析各种焦化废水深度
<正>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
目的利用TaqMan PCR技术,建立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初步应用于蚊虫媒介的JEV监测。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JEV全基因组序列资
<正> 探讨现代汉语词义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并以此作为依据,对当前词义使用中的变异现象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价,这是词汇规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本文的出发点。在谈词义变
期刊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铜对先天性缺铜大鼠生长发育、器官指数、铜沉积量、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为模型期和干预试验期。模型期选取怀孕10d的SD大鼠72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