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进一步强化我国政府权力公共性的对策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权力掌控着公共资源,作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经济调节到市场监管,从社会管理到公共服务,政府权力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性是政府权力的重要属性,也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依据。本文试图从国内外对政府权力公共性的理论探讨中,总结出政府权力公共性的实质;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我国政府权力公共性的缺失表现及原因;从我国政府管理实际出发,对如何进一步强化我国政府权力公共性做一些尝试性探索。政府权力公共性缺失表现为:政府权力“越位”、“错位”和“缺位”;政府权力的运作方式不当;官僚主义作风蔓延,行政效率低下;无视公共利益,压制公民个体理性;滋生腐败,部门利益扩大化。政府权力公共性缺失的原因包括:权力的扩张性;政府权力行使的自利倾向,导致政府权力偏离公共性;政府职能界定不明确,权责不一致;行政问责机制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绩效评估体系不完善,功能不明显;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公共财政资金管理混乱;公民社会发育不健全,社会权力力量薄弱;行政伦理失范。进一步强化我国政府权力公共性的解决方案应包括以下措施:以法律规范政府权力运行;以权力制约权力;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探索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完善行政问责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打造透明、廉洁政府;完善政府绩效评估,鼓励公民参与评价;改进公共政策制定过程,提高制定社会政策的质量;培养公民精神,拓宽公民参与渠道;构建政府权力伦理;反思中国公共行政,加强“公共性”研究。
其他文献
基于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EBM)研究源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国外学界在定义、流程、原则、评估、典型模式总结以及与本地管理机制的结合方面均有较深入的研究,案例分析方
我国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地方政府向上连接的是中央,向下连接的是所在辖区的民众,因此地方政府官员在任期间的行为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潜在的风险被激发,致使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如近几年我国频发的大规模群体性邻避冲
行政执法作为政府机构改革的产物,虽然出现的时间不长,但由于它直接面对基层城管民众,处理的是社会广泛关注的、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因而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重新集权政策的实施,乡镇政府在我国的权力架构中显得愈发渺小,甚至面临着随时被撤销的命运。然而随着一些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倒逼性”的乡镇
海洋监测预报涉及省域治理层面的经济发展稳定、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海上千里眼”,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观天、测海、验潮、听涛,与浪共舞,肩负“千里海塘安澜、海洋生态防
期刊
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贸净出口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相对于投资和外贸净出口,目前消费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偏低。在我国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研究消费需求与公共财政的关系,如何通过公共支出的变动刺激和鼓励消费需求,使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推动力,是我国政府需要高度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从1997年开始实施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政府将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作
在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和直属机关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浙江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党支部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意识,结合“不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