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胚胎死亡相关基因的研究及胚盘性别鉴定技术的建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30173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整个孵化期的鸡胚胎死亡规律、雌性和雄性胚胎死亡规律,以及胚胎发育相关基因的变异对胚胎死亡和种蛋品质的影响,本试验以温氏集团培育的星星黄鸡,矮脚黄鸡和竹丝鸡三个品种的种蛋和胚胎为研究对象,对与人和小鼠胚胎发育相关的Fas,Wnt-1诱导的分泌蛋白(Wnt-1-induced secreted protein,WISP-1)和N-myc(和STAT)相互作用子(N-myc(and STAT)interactor,Nmi),维甲酸X受体α亚型(retinoic acid X receptorα,RXR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nsulin-like growthfactor typeⅡreceptor,IGF2R)等五个基因进行了SNP位点的筛选和多态性检测;探讨了基因SNP多态性及其与胚胎死亡、种蛋品质的相关性;同时建立了用于少量细胞(胚盘)性别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并探讨早期胚胎死亡性别及胚盘的性别。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双重PCR技术,建立了用于少数细胞鉴定性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可用于鉴定新鲜种蛋的胚盘和孵化早期胚胎的性别。并申请和获得了专利,专利号为200710052846.X。2、对110枚新鲜种蛋进行了胚盘性别鉴定,初步结果表明雌性胚胎多于雄性胚胎。3、在整个孵化期的鸡胚胎死亡出现两个死亡高峰期,在第一个死亡高峰期,有雌性死亡胚胎数比雄性胚胎死亡数多的趋势。4、在5个基因中,共检测了15个SNP,选择其中7个导致氨基酸改变的SNP,对星星黄鸡200个胚胎、矮脚黄鸡269个胚胎和竹丝鸡235个胚胎进行了SNP多态性及其与胚胎死亡和种蛋品质相关性进行了分析。5、在Fas基因检测出了3个SNP位点,测定了其中导致氨基酸改变的两个SNP位点。鸡Fas基因第3外显子XbaⅠ-RFLP不同基因型的胚胎相对死亡率在不同品种中不同,存在显著的品种差异。基因多态对星星黄鸡,矮脚黄鸡和竹丝鸡的胚胎相对死亡率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鸡Fas基因第2外显子XbaⅠ-RFLP基因多态对矮脚黄鸡的胚胎相对死亡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6、在WISP-1基因中检测出了5个SNP位点,测定了第5外显子上的1个导致氨基酸改变的SNP位点。鸡WISP-1基因第5外显子HaeⅢ-RFLP基因多态对矮脚黄鸡和竹丝鸡的胚胎相对死亡率有接近显著的影响(P=0.058和P=0.081)。不同基因型的胚胎相对死亡率在不同品种中不同,存在着品种差异;而在新兴黄鸡中三种基因型的相对死亡率极其相近,没有差异(P>0.05)。7、在Nmi基因中检测出了5个SNP位点,测定了第2外显子和第5外显子上的2个导致氨基酸改变的SNP位点。鸡Nmi基因第2外显子HindⅢ-RFLP基因多态对矮脚黄鸡的胚胎相对死亡率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鸡Nmi基因第5外显子HinfⅠ-RFLP基因多态对矮脚黄鸡的胚胎相对死亡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但是在竹丝鸡中却差异不显著。8、RXRα基因的第2外显子HhaⅠ-RFLP SNP多态对对星星黄鸡胚胎成活有显著影响,对矮脚黄鸡胚胎成活没有显著的影响。9、IGF2R基因的第34外显子BlwnⅠ-RFLP基因SNP多态对星星黄鸡中检测到的对胚胎成活有显著影响,对竹丝鸡胚胎成活不存在显著的影响。10、单倍型分析显示,在Fas上的两个检验的SNP位点的连锁程度比较高(D′=0.9146,r~2=0.3194),而在Nmi上的两个检验的SNP位点的连锁程度比较低(D′=0.3303,r~2=0.063)。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