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投射与威胁感知:东南亚对华对冲战略分析

来源 :外交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kgf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7到2017这十年中,这东南亚各国对华采取的主要战略被认为是对冲战略。其主要表现为在经济上与中国开展密切合作,同时在政治和安全上与其他大国保持良好互动,但又避免与中国产生激烈的安全矛盾。如果以追随---制衡作为国家战略选择的两个端点,那么对冲大致属于中间的混合阶段。因而可以将对冲视为一种策略组合,即同时包含追随与制衡两种因素。按其中所包含制衡因素的强弱,可以把对冲战略划分为强对冲、中等对冲和弱对冲三种类型。对于不同强度的对华对冲行为,其实质是各国不同程度的对华威胁感知。只有当威胁感知越强烈时,其对冲行为中制衡因素才会越强,因而其对冲的程度也就越强,反之亦然。现有研究关注于“为何采取对冲”这一问题,但对于“为何对冲强度不一”这一问题的回答则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本文从地缘政治理论的角度入手,来分析2007-2017东南亚对华对冲案例。沃尔特曾在其《联盟的起源》一书中对地缘---威胁感知理论有经典的论述。他认为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是国家与大国的距离决定着威胁感知的大小。然而这显然不能解释当前东南亚的局势。与中国接壤的缅甸对华更温和,而距离更远的新加坡却对华多有防范。因此,本文提出是国家与大国权力投射地区的距离,决定着威胁感知的强弱。距离越近,威胁感越强。中国在西南海上方向的权力投射引起了该方向越南、马来西亚等国较高的威胁感知,而另一方向----中南半岛上的缅甸、柬埔寨等却对中国几乎没有威胁感知。这种修正能较好的解释东南亚地区的威胁感知及对冲情形。通过权力投射与威胁感知的角度对东南亚国家的对华对冲战略进行分析,我们得以更深的理解对冲行为,并以此修正沃尔特的理论,也是对地缘政治学的一个理论贡献。
其他文献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市场经济必须继承和发扬的;让南泥湾精神在青少年的心灵扎根,有利于他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扬长避短,兴利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各种VR展会、发布会热闹非凡,各类VR机构先后成立。然而VR并非近期出现的新技术,分析VR发展历程、技术要点及技术发展现状,对更好地全面理解VR产业发展,
高职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使学校得以发展必须建设好校内实训基地,而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运用文化才能使其长久发展。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
兵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但是,由于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我们也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随着我国经济总量
目的分析晚期食管癌应用替吉奥(S-1)与顺铂(DDP)联合方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本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80例分组研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
弗里达·卡洛以丰富而又细腻的情感创作了大量的绘画艺术作品。欣赏弗里达的艺术作品,我们便会被其中流露出的赤子之心、浓浓亲情以及狂热爱情所打动,能够感受到艺术家的真情
电磁线圈驱动通常需要几十、甚至几百个电源模块,因此高功率脉冲电源模块的实时触发及充放电过程中的参数控制与测量成为电磁线圈驱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此系统选用CAN(控制器区域网)作为现场控制总线,通过光纤传输控制和数据信号能满足多个电源模块的需要,以及避免驱动过程中的强电磁干扰。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与移动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移动电话定位服务作为移动通信网络所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日益受到用户的欢迎.基于CDMA(码分多址)/BREW(无线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