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处理对不同氮效率类型籼稻品种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等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盆栽条件下,2009~2010年以18个常规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计不同的氮肥处理,测定水稻叶面积、根系形态、根系活力、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植株各器官干物重和含氮率、氮代谢酶活性等性状,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供试品种按氮素籽粒生产效率的高低分为3类,研究氮肥处理对不同氮效率类型籼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源库性状、物质生产与分配、氮素吸收利用、根系性状等方面的差异,明确氮高效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氮肥处理的反应,以期为籼稻品种的遗传改良和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低、中、高氮效率类型
其他文献
本研究对三种DNA提取方法、适合玉米杂交种SSR核心引物进行了研究。分别用10对、20对SSR标记对构建了2009、2010年国家甜、糯玉米区试品种DNA指纹库,并利用指纹库评价了区试品种的一致性与真实性。1、玉米籽粒快速碱煮法制备的DNA能够满足大批量区试材料的一致性和真实性检测,籽粒大小不同,其所含的DNA量也不同。故碱煮法提取的DNA稀释倍数和DNA提取液加入量应根据切取胚的大小做适量调整,
学位
豆科植物广泛具有物理休眠特性,其自然条件下的休眠程度与休眠释放规律受其遗传来源和所处环境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内蒙古阿拉善干旱和湿润环境下的2个野生苦豆子种群(Sophora alopecuroides L.)种子为研究对象,结合室内和野外埋藏实验,探讨了苦豆子不同种群种子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休眠释放模式及其作用因素。野外埋藏试验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额旗和甘肃榆中3地开展,设0和5 cm各2个埋深,埋
学位
直立穗型水稻品种是近年来粳稻高产品种中十分重要的类型,在我国水稻生产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水稻直立穗型基因qPE9-1是最近得到定位和克隆的一个主效基因,也是存在于我国多数直立穗型高产粳稻品种的直立穗型基因。直立穗型基因qPE9-1虽然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上已经有了较为透彻的分析,但系统分析其基因本身的作物学效应的研究还很不全面,在群体条件下系统解析qPE9-1/qpe9-1等位基因在产量形成和群
学位
在干旱、盐、极端温度、化学毒害和氧化胁迫等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因素中,干旱是所有非生物胁迫中对植物生长影响最大的。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大戟科块根作物,与马铃薯、甘薯并称为世界三大薯类,是全球第六大粮食作物。木薯具备热带作物典型的高光效、高淀粉产量、抗旱、耐瘠薄等特性,是一个抗旱能力突出的作物。目前,对木薯逆境生理已有一定的研究,本研究团队也预测了一些与干旱胁迫相关
学位
以东乡野生稻东塘下居群、协青早B及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9群体为材料,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供钾水平对水稻幼苗的生长特性的影响;耐低钾相关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对BC1F9群体耐低钾株系进行筛选;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遗传分析法,对东乡野生稻东塘下居群、协青早B及协青早B//协青早B/东乡野生稻BC1F9群体进行联合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结合水稻幼苗生长状况,以根数、根长、株高、地
学位
本研究选取33份春小麦材料,以中国春为对照,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技术,在深入了解春小麦种质资源的HMW-GS组成的基础上,利用优质亚基种质材料互相杂交和反交,研究其杂种HMW-GS亚基遗传状态和N、P2O5、K2O不同营养水平下栽培(盆栽)试验,研究肥力营养对HMW-GS亚基的组成及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宁夏春小麦HMW-GS组成以Glu-A1上1,Glu-B1上7,Glu-D
学位
白叶枯病是水稻的“三大病害”之一,Xa21基因是最早克隆的水稻抗病基因。经酵母杂交实验研究发现WNK激酶蛋白能与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介导的XB3蛋白相互作用。本研究以水稻WNK激酶家族的8个成员为研究对象,借助于转基因技术,分别构建了8个WNK激酶基因的过表达载体,并将这些过表达结构分别导入感病水稻品种台北309中,并通过接菌实验调查各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以期分析WNK激酶基因的表达对水稻
学位
棉花是国内外重要的纤维经济作物。亚洲棉石系亚1号遗传性状比较稳定,抗逆性强,成熟早,不易脱铃烂铃,相当于亚洲棉的标准系,是进行棉花耐旱性研究的优良材料。本文对已建立的石系亚1号全生育期均一化全长cDNA文库进行5’端大规模EST测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发现了耐旱特异基因,并对其中的WRKY基因进行克隆及功能预测,为研究棉花的耐旱机理,开展、识别和分离棉花耐旱相关基因研究奠定基础。  本实验主
学位
大豆是我国的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盐碱地中钠离子是影响大豆生长与产量的主要因素。植物耐盐涉及复杂的基因表达、调控以及植物细胞、生理等调整,虽然多年来,植物耐盐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已从多种植物中分别克隆了耐盐相关基因,揭示了高等植物的部分耐盐机制,但植物耐盐详细的分子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依据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提供的耐盐相关的主效QTL的定位信息,对主效QTL相关基因所在大豆0.5Mb基因组区
学位
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约40%可耕种的土地是酸性土壤。在酸性土壤中,由于Al等离子对根系的毒害作用以及磷、钙和镁等营养元素的缺乏使农作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其中A1是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在农业实践中常施用石灰改良土壤,但成本高且不能改良下层土壤。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耐铝性植物品种是解决酸性土壤问题的持续有效方法。转录因子STOPL在参与A13+信号转导途径中起关键的转录调控作用。AtMGT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