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空地基GNSS数据的区域电离层建模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antou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离层是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航空航天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离层对它们的影响日益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GNSS系统,电离层引发的电波信号折射是其主要的误差源。影响电波折射的直接因素是电离层中的电子含量及其分布。电离层的变化特性极为复杂,很难从物理层面准确描述。在实践中,常用的有效研究手段是先利用各类探测手段获取电子含量实测信息,然后用合适的数学函数建立电离层TEC和电子密度分布模型。高精度的电离层模型有利于提高GNSS用户的导航定位精度,也可为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提供数据参考,对于电离层基础理论研究更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众多电离层探测技术中,一方面地基GNSS技术是目前获取TEC精度最高的测量手段,而另一方面,空基GNSS电离层掩星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的电子密度剖面。本文联合空地基GNSS数据进行电离层建模,充分发挥地基GNSS技术可长期连续监测的优势和空基掩星技术全天候、高垂直分辨率的优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简要介绍了电离层研究现状和GNSS概况,分析了电离层的分层和变化特性,并描述了通过地基GNSS获取电离层TEC和通过空基掩星探测电子密度的基本原理。随后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电离层建模的研究:2、基于单站地基GNSS数据的区域二维VTEC建模。以非组合PPP技术代替常规的载波平滑伪距法,顾及硬件延迟偏差项的影响,应用扩展卡尔曼滤波估计斜电离层延迟。随后根据单站TEC实测数据建立起VTEC区域多项式模型,评估了分时段建模的内符合精度,同时通过IGS格网产品来评价外符合精度。试验结果表明VTEC模型具备较好的拟合效果,多个测站VTEC结果与IGS产品的基本一致。3、电离层垂直方向电子密度剖面的反演。提出一种综合Chapman函数和QP函数,用掩星实测数据提供标高约束的电子密度垂直剖面反演方法。选取东亚地区若干测站的多个数据进行实验,将电子密度剖面以及F2峰值参数估值结果与掩星、IRI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本文方法获取的电子密度剖面曲线与掩星和IRI结果较为符合,F2层峰值参数的精度略优于IRI模型。4、区域三维空间电子密度建模研究。在反演的单站垂直剖面的基础上,根据区域内掩星观测和多个地基测站的实测数据,用低阶球谐函数拟合foF2和hmF2的水平分布。欧洲地区的试验结果表明,以地面垂测仪台站数据为基准,本文三维模型得到的F2层峰值参数相比IRI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为进一步评价模型的可靠性,本文提出检验STEC观测值与模型计算值符合度的检验。发现除在测区边缘外,区域内部STEC符合的精度较高。相较于像素基层析模型,本文的三维电子密度模型大大减少了待估参数的个数,计算更加方便简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及NO合酶(NOS)的变化与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关系.方法对42例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伴有TD的男性精神分裂
人工智能技术与劳动领域的高度融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使得人类对于自身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怀疑,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统治人的论调层出不穷。从马克思的人本
背景:孢子丝菌病是一种由申克孢子丝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真菌病病,多见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该病的致病菌是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包括巴西孢子丝菌、狭义申克孢子丝菌、球形孢子丝菌。球形孢子丝菌引起的感染几乎分布在全世界,包括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国家。吉林在内的中国东北地区是该病的高发区,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申克孢子丝菌在自然环境中存在,可以以寄生或腐生的方式定植于植物中,,因而如农民、园丁、保育
<正> 一般情况下生物分子只能生存于氢键溶剂环境中,环境的改变将导致生物分子与环境能量交换过程的改变、也导致生物分子结构和信息交换过程的改变,从而改变该生物分子的物
会议
本文主要对猪用发酵床的类型,发酵机理,发酵床的应用效果三者综合分析,并就其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据此得出结论: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健康养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