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开胸同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研究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全球排名第六位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和第八位最常见的癌症,也是我国第四最常见癌症和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其他国家,5年生存率约为5%-25%。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公布数据显示,以冠心病为主的心血管疾病成为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早期检查、诊断和支持治疗的进步,冠心病和癌症死亡率有所下降,反而受心血管疾病影响的癌症患者发病率明显增加。更糟糕的是,在受心血管疾病影响的食管癌症患者中,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比癌症本身导致的死亡更为常见,可能是包括化疗药物、放疗和辅助治疗在内的癌症治疗相关心脏毒性有关。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癌症不利因素的增加,食管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也同样增加。目前还没有关于食管癌合并冠心病的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如何将食管癌的治疗以最优化的冠心病治疗相结合,存在巨大挑战和争议。食管癌切除术联合从颈部到腹部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是可切除食管癌的治疗基石。对于单支或者多支冠心病患者,术前心脏血运重建可降低非心脏手术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是在食管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和胃切除术等高危手术中。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和杂交手术相比,可以减少有效肿瘤细胞随体外循环造成肿瘤细胞的播散,同时可以能有效减少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单支或者多支冠状动脉疾病是最佳血管重建策略,具有侵袭性小的优势。但是术后需要抗凝、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术后6~12周出血并发症明显增加,不宜在3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因此,对于食管癌合并单支或多支严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仅仅行食管癌切除术后可能出现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致命性并发症。放化疗治疗被认为是食管癌和冠心病患者的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但是胸部放疗后心脏事件的风险增加40%,远期预后非常差。同期食管癌切除术联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复合手术有可能成为解决两种疾病的理想手术方案。迄今为止,国内外关于食管癌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手术少数报道,临床结果满意。但是,联合手术的手术方式、手术路径存在分歧,关于术后并发症、死亡率、总生存时间的报道不尽相同。本研究将分析评价同期联合手术的短期和长期临床结果,通过联合同期手术与单纯食管癌切除手术的对比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差距,为食管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循证医学证据。2 材料与方法2.1研究对象从2010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术前评估为cT1-3N0-1M0食管癌或食管胃交界部癌(EGJ)(AJCC,第八版)的1788名手术患者进行帅选,总共有240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38名患者采用左胸后外侧切口接受食管癌切除术同期联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ES组)和202例采用相同切口接受单纯食管癌切除术(ES组)。2.2研究方法2.2.1 倾向评分匹配法对符合入组的240例患者,采用1:4倾向评分匹配法,只有37名患者入OP+ES组,146名患者入ES组。主要目标是术后并发症,次要目标是总体生存时间(OS),无疾病生存时间(PFS)和影响生存时间的预后危险因素。2.2.2统计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主要包括倾向评分匹配法采用MATCHT软件包中(版本3.0.3)R(版本3.6.0),卡方检验、Kaplan-Meier及Cox回归生存分析等。3结果3.1 患者一般信息匹配前两组之间包括年龄、性别、BMI、ASA评分、合并症、肿瘤位置、病理、TNM分期和体重减轻>10%没有统计学差异。OP+ES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低的患者多于ES组(54.5%vs 60.8%;p=0.015)。匹配后,EF仍然存在差异(54.7%vs61.0%;p=0.005),但其他匹配变量在两个匹配队列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3.2 患者手术特点和术后并发症OP+ES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失血量、输血量、术后插管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天数和总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ES组(p<0.001)。搭桥血管的中位数为2.43(1-4)。获取淋巴结的中位数数量相似(16.9 vs 17.5;p=0.223)。OP+ES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ES组(59.5%vs 37.7%;p=0.016)。OP+ES组肺部感染(35.1%vs 15.1%;p=0.006)和心律失常(32.4%vs 8.9%;p=0.000)的发生率更高。乳糜胸(2.7%vs0.7%;p=0.292)和吻合口漏(10.8%vs 5.5%;p=0.242)发生率在匹配后没有显著差异。OP+ES和ES组各有1例患者因乳糜胸而接受了胸导管结扎术(2.7%vs 0.7%;p=0.292)。OP+ES组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心包填塞。3.3 患者的生存时间冠状动脉造影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1.2个月。总体中位随访时间为48.8个月。匹配前两个组之间的OS没有显著差异(OP+ES组中位数45.1个月vs ES组51.3个月;HR=0.695,95%CI:0.454-1.063;p=0.093),但是匹配后两组之间的OS有显著差异(OP+ES组中位数44.6个月vs ES组51.8个月;HR=1.617,95%CI:1.039-2.518;p=0.033)。匹配前两组的PFS无统计学差异(OP+ES组中位数37.4个月 vs ES组 40.6个月;HR=0.805,95%CI:0.527-1.229;p=0.315),匹配后两组之间PFS仍没有统计学差异(OP+ES组中位数36.8个月vs ES组41.1个月;HR=1.355,95%CI:0.873-2.102;p=0.176)。两组匹配前和匹配后的病理分期Ⅰ、Ⅱ、Ⅲ期患者的5年OS和PFS相似。OP+ES组患者的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78%和32%,ES组患者的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88%和46%,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4 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单因素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EF≤55%、pT分期、pN(+)、肿瘤分级、肿瘤长度大于3.0cm、病理类型是患者生存预后独立危险因素,而多变量Cox回归生存分析显示pT分期、pN(+)和肿瘤长度>3.0cm是影响患者生存危险因素。4结论1)OPCABG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是食管癌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2)与单独食管切除术组相比,OPCABG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和心律失常的并发症更高,其他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3)与单独食管切除术组相比,OPCABG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但总体生存时间明显降低。4)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显示,pT分期、pN(+)、肿瘤长度>3.0cm是患者长期生存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ALL患儿约占儿童白血病患者80%,在成年人急性白血病中ALL患者约占20%。根据目前的研究,难治性或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原因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患者的年龄、白细胞计数、免疫表型、基因、CR化疗的时间及微小残留病(MRD)等。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儿童ALL的治疗效果已得到很大改善,
学位
纤维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和耐酸碱性能,而单一的纤维往往缺乏良好的导电性、抗静电和抗辐射性能等,限制了纤维材料的应用范围。采用化学、涂层或表面改性等技术对纤维进行改性,是制备具有特定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纤维复合材料的快速发展,其与能源相关器件已经开始成为材料科学、能源与环境、物理学、工程科学等诸多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与传统的能量存储和转换器件相比,纤维基器件具有尺寸较
学位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自从 200 年前首次被James Parkinson描述以来,已经成为了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疾病的首要原因。PD患者的典型运动症状包括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肢体僵硬,和姿势不稳,同时可伴有嗅觉障碍,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和便秘等非运动症状。PD患者的病理学表现是黑质致密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丢失,同时伴有存活的神经元
学位
背景:甲状腺癌(Thyroidcancer,THCA)作为目前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癌症,其发病早期不易察觉,患者时常伴随声音沙哑、呼吸不畅等现象,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0%。PTC患者一般预后较好,但是也存在少数早期PTC出现局部器官侵犯,颈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
学位
研究背景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全球每年大约1000多万人死于癌症。尽管目前癌症治疗在手术、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迄今仍缺乏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探索一种新的防治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随着肿瘤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调动或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治疗成为恶性肿瘤治疗领域新的热点。嵌
学位
第一部分 基于瘤周CT影像组学模型预测肝细胞癌MVI的价值目的:探讨瘤周5mm、10mm CT增强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孤立性≤5cm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21年期间经病理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孤立性≤5cm肝细胞癌患者206例,其中男177例,女29例,年龄范围19-81岁,中位年龄55岁、MVI阳性患者61例,MVI阴性患者145例。随机分为训练组138例
学位
背景和目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骨骼系统疾病,其特征是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其严重程度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与全球老年人口的增加呈线性相关。据统计,50岁以上的女性中有三分之一、男性中有五分之一有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骨稳态破坏并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在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个体中,髋部和脊柱骨折可能由于轻微的创伤,甚至没有创伤而发生,
学位
研究背景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神经系统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通常由血管病变诱发的颅内供血量减少所致,并导致颅内中枢神级受损,继而导致患者脑神经组织出现坏死和功能缺失。在缺血性脑卒中病理环节和预后中,神经细胞的存活是关键的因素。其中,缺血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和神经炎症水平,是影响神经细胞存活的核心环节之一。因此,立足神经炎症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临床基础研究,筛选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和预后靶点,成为缺血性
学位
白光发光二极管(WLED)因电光转换效率高、使用寿命长、不使用汞元素等优点而取代白炽灯和荧光灯,成为第四代照明光源。蓝光LED芯片复合石榴石结构黄光荧光粉的光谱转换型WLED是其主流商用方案,添加红光荧光粉增加光谱中红光组分可显著提高其显色指数而获得高品质暖白光照明。Mn4+激活红光荧光粉是近十年来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文献报道具有单晶特性的Mn4+激活晶体荧光材料与其多晶粉末相比,在耐湿性、量子效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MA)是一种高效的17α-羟孕酮衍生物,是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有研究报道,醋酸甲地孕酮可通过调控激素功能的方式发挥抗肿瘤作用,尽管如此,醋酸甲地孕酮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治疗中的确切作用和机制仍不清楚。已知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是孕激素类物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