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进行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并在其基础上对柴东生物气藏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三湖地区生物气源岩特征及成气机理、天然气运聚的水文地质条件、生物气有利勘探区带与目标等五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类型差、有机碳含量低的泥岩可以生成大量生物气.拓宽了天然气勘探领域.2、三湖坳陷生物气大多是地层水咸化以前生成的.3、把三湖坳陷划分为五个地层水分区,并提出从那仁格勒北到驼峰山存在一个从南向北流动的第四系地层水流动循环系统.4、提出了三湖地区至少存在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两种天然气成藏模式.另外,首次结合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了三湖生物气的运聚和成藏规律,指出船形丘构造东侧~涩北构造带为第四系生物气有利富集地区,船形丘~盐湖构造带为上第三系有利生物气聚集区.归结起来,该文主要在以下四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1、生物气源岩产气率与源岩类型、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大,类型差、有机碳含量低的泥岩可以生成大量生物气,形成大型生物气田.2、高盐度地层水抑制产甲烷菌的生长、繁殖,从而抑制生物甲烷气的产生.3、把三湖坳陷划分为五个地层水分区,并提出从那仁郭勒北到驼峰山存在一个从南向北流动的第四系地层水流动循环系统.4、提出了三湖地区至少存在两种天然气成藏模式: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和侧向运移成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