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2005—2009年太湖采样期间的叶绿素a浓度数据,分析了叶绿素a浓度的季节性和年际性空间分布特征,同时研究了太湖各湖区的其他水质参数对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并结合气象站实测风场资料及WRF模式模拟的近地面风场数据,探求了风场对太湖叶绿素a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太湖表层叶绿素a浓度的高值区随季节变化略有差异,但主要集中在典型的藻型湖区,低值区则集中在太湖东南部的草型湖区。2005—2006年,全湖叶绿素a浓度相对较低,空间分布差异小;2007—2008年,全湖叶绿素a浓度增长明显;而2009年,全湖叶绿素a浓度又明显降低。2)全湖各采样点的叶绿素a浓度与环境因子逐步回归结果表明,影响叶绿素a浓度变化的因素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但是总磷、总氮和水温是影响太湖藻类生长的主要因子。太湖整体上表现为富营养化,过量的营养盐浓度已无法完全解释叶绿素a浓度分布的差异。3)采样期间的太湖风场呈现如下特征:2月盛行东北风,5月以东南风为主,8月风向以东风偏南为主,11月的主导风向为偏北风;各站平均风速变化较为一致,即5月、8月风速大,2月、11月风速小。无锡站可作为太湖区域的代表站,其风向风速很好地反映了区域性风场变化特征。4)近地面风场WRF模拟结果的EOF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反映了太湖湖区春、夏季的风场分布特点,即太湖主体湖区盛行东南风。第二模态则反映了夏冬季节转换期间的风场分布。5)藻类随风向的漂移现象明显。弱风时,风场对藻类的输移作用并不明显;小风时,藻类会顺着风向向岸边漂移形成堆积;当风速超过临界风速时,太湖大部分区域的藻类水平分布趋向于均一6)风场与叶绿素a浓度场有着显著的联系。SVD第一模态左右异类相关图表明,在风场作用下,叶绿素a向太湖西北部和北部输移,造成了该湖区叶绿素a浓度普遍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