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围垦工程向中低滩涂发展,各地逐渐出现了新型桩基框架结构堤防,而在沿海软土地基条件下,堤后高填土对桩基框架结构堤防的受力变形必然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依托浙江省水利科技计划项目“软土地基下桩基框架结构堤防技术研究”,结合温州市瓯江口两个实例海堤工程,采用工程原位观测及有限元软件的模拟分析,评价软土地基条件下,高填土对桩基框架结构堤防受力变形的影响,并探讨工程优化方案。具体地,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包括下列方面:(1)分析原位观测数据和有限元计算结果,评价堤后填土对软土条件下桩基框架结构海堤受力变形的影响,比对原位观测和有限元分析的结果,得出Midas GTS适用于软土条件下桩基框架结构海堤的模拟分析,且具有较高的可信度。(2)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堤后填土高度下,桩基框架结构堤防沉降和水平位移情况,获得不同填土高度对桩基框架结构的影响规律:随着填土高度的增加,堤身差异沉降增大,且向外海侧水平位移快速增加,对工程安全性稳定性十分不利;填土高度增加对桩基框架结构受力情况影响不大,桩基框架结构不易破坏。(3)分析采用板桩、抗滑桩及搅拌桩进行填土下地基处理后框架结构堤防的变形和受力特点,评价三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工程效果,并进行经济性比较,得出采用搅拌桩处理是最为合理经济的方法。(4)分析在堤后设置遮帘桩的工程效果,得出遮帘桩对减小框架结构水平位移作用明显;分析不同桩基长度下桩基框架结构的变形情况,并评价长短桩布置桩基的工程效果,得出长短桩布置桩基有效改善内外排灌注桩差异沉降;模拟分析搅拌桩不同桩长和桩间距工况下的工程效果,获得最优搅拌桩桩长和桩间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