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赵萝蕤翻译风格研究——以《黛茜密勒》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bott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描写性译学研究和语料库语言学的蓬勃发展,新型研究范式—语料库翻译学应运而生。译者风格就是语料库翻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黛茜·密勒》是美国小说大师亨利·詹姆斯广受赞誉之作,由我国翻译家赵萝蕤女士于1981年完成。为了结论更加客观,本研究自建三个语料库,即《黛茜·密勒》汉、英语料库和《我的读书生涯》(译者原创中文著作)语料库,借助语料库检索软件CUC ParaConc、WordSmith7.0、CorpusWordParser等,从词汇、句法、衔接三个方面对赵萝蕤女士的翻译风格进行了客观描写。科研方法为统计、对比、描写。  本研究发现,在词汇层面,赵萝蕤选择了简化的翻译策略,实词运用多,文章信息量大,“的”的广泛使用使其译文呈现现代汉语风格;在句子层面,赵萝蕤平均句段长较短,语言凝练,被字句的大量使用呈现同时期汉语欧化的显著特点,而且倾向于对状语从句进行解构重塑;在语篇衔接层面,与其原创作品相比,译文使用人称照应较多、指称照应较少;在保持行文连贯方面,频繁使用连词“和”、“而”、“就”。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对于毕业生英语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该突出应用性和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包括导入、新授、练习、反馈等环节,优秀的导入过程就如一部电影精彩的宣传片,在简短的时间内抽出重点,设置悬疑,留下关键片段,引起观众浓厚的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