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器官移植是许多终末期疾病的唯一治疗手段。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器官移植的手术成功率已明显提高。但是,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仍未得到完全解决。目前多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霉素、FK506等来防止排斥反应,使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大大降低。但这些药物都不加区别地作用于所有的淋巴细胞,严重地损害了患者的免疫系统,长期应用有很高的感染和肿瘤发病率,也存在其他诸多的副作用,甚至会干扰免疫耐受的形成,一旦停药仍可出现排斥反应,对慢性移植排斥反应无效,而且治疗费用昂贵。因此,如何诱导特异性耐受而不损害受体的免疫系统成了当今移植外科和免疫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研究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用供体抗原诱导特异性耐受,包括术前一定时间内给受体口服供体抗原或静脉内多次输注供体血,术前输注造血干细胞或骨髓移植,术前输注经处理或未经处理的供体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甚至输注其他器官实质细胞、多肽(Ⅰ类或Ⅱ类MHC抗原)等;②应用特异性抗体如IL-2抗体、抗CD4抗体、CTLA4-Ig等;③应用特异性抗体如抗CD4抗体加供体抗原;④转基因动物等。但是,用巨噬细胞(Macrophages,Mφs)来诱导特异性耐受尚鲜有报道。据研究,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一样.存在着功能上和表型上的区别。Mφs为一种较弱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一般情况下在同种异体移植中能激活淋巴细胞,产生排斥反应。但研究表明另外还存在着一种抑制性巨噬细胞(suppressor or suppressive macrophages,SMφs),这种细胞可通过特殊培养而获得。在体外,SMφs可释放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一氧化氮(nitrie oxide,NO)、2,3叼f噪胺加氧酶(indoleamineZ,3一dioxygenase,IDO)及目前尚不知的细胞因子产生抑制作用,其对免疫影响如下:①抑制CD4+T淋巴细胞的增生;②降低B淋巴细胞的增生反应,抑制IgG、IgM、IgA和工gE等抗体的形成,诱导B淋巴细胞的调亡;③抑制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 单核吞噬细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以单核细胞的形式进入血液循环。在稳定条件下,有少量单核细胞进入组织,经过一定的分化,构成了定居在组织的巨噬细胞群。一些损害如感染和炎症可促使循环中的单核细胞的增生,极大地提高它的数量。在这些损害的部位,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可以进一步经历细胞因子介导的激活。M甲s受许多刺激因子的调节,这些刺激因子影响他们的成熟和功能。己经知道的这些因子有许多,包括炎症细胞因子,病毒和细菌的各种成分。他们在组织的重新构建和组织碎片的清除,包括对微生物的调理方面起重要作用。在免疫系统方面典型的M甲s的作用一直是有争议的。M甲s仅有较弱的抗原提呈功能,有的具有免疫抑制的作用。通常认为只有那些表达完整抗原的M甲s而且有共刺激分子存在的条件下才起抗原提呈的作用。尽管一些吞噬细胞在Y一干扰素的激活下能表达其中的一些分子,但并非所有的M甲都有以上特征。 据报道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erophageC。l。ny Stimulating faCtor,M一Csr了)能刺激成熟的组织巨噬细胞释放多种物质,包括白介素一1,前列腺素E,干扰素,2,3叫噪胺加氧酶(l00)及某些氧化还原产物,在体外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生。在正常情况下,小鼠血浆里这种细胞因子的基础水平约为800一12O0U/ml,当遭遇异体抗原和感染时可急剧升高,说明这种细胞因子在免疫调节方面起一定的作用。近年来研究集中于M一CSF刺激的M甲能否改变淋巴细胞的反应和同种异体移植的耐受。wing等证实只有当M甲s和M一CSF同时存在时才会对淋巴细胞起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被抗M一CSF抗体阻断;而两者中只有一种单独存在时就没有这种作用。但其机理还没有完全明了。 本研究用Lewis和DA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分离出Lewis大鼠腹腔M哪、血液、骨髓和脾脏的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加入M一CSF,5天后用干扰素加以刺激,将之培养成SM甲s。然后将这种细胞输入DA大鼠的外周血和门静脉中,一周后将Lewis大鼠的心脏移植于DA的腹腔内,观察耐受情况并进行机理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材料和方法1.体外经M一CSF处理的大鼠M,s免疫特性的研究方法 用Ficoll分离液获取供体大鼠(Lewis)腹腔M甲s,或从外周血、骨髓和脾细胞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RpMll640加!0%的小牛血清作为培养液,在培养开始时即加入sn留ml的M一csF,使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成M甲s,5天后再加入5n留rnI的Y一干扰素(I FN一Y),激活M中s,7天后收集M甲s。不经任何处理的腹腔M甲s作为对照组。1 .1.为证明来自外周血、骨髓和脾细胞的单个核细胞经M一CsF处理后分化成M哪,我们用细胞甩片(c ytospin)的方法将经处理的M甲s和腹腔M甲s(我们称之为经典的M甲s)收集在载玻片上,用小鼠抗大鼠巨噬细胞抗体(MCA342R)、小鼠抗大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e Cell、,I)C、)抗体(OX一62)、小鼠抗大鼠中性粒细胞抗体(HIS48)、小鼠抗大鼠自然杀伤细胞抗体 ‘NK:弓.2.3)、抗T细胞抗体( Ki一TIR)、抗B细胞抗体(Ki一B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