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时期海外游记与西学东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ye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务运动时期的境外出游是在近代中外特殊关系下产生,也是中国闭关百年后,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西文化由单向交流向双向交流演变的必然结果。出游者在旅途中对异地风情和社会风貌的叙说为腐朽的清王朝带来一丝新鲜的空气,推动了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本文试图以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甲午战争爆发这段时期,中国文人出游西方所作的海外游记为研究对象,分析洋务时期海外游记与西学东渐的关系。首先对洋务时期中国文人在西方的出游情况做简单介绍,重点考察海外游记中中国文人对西方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科技以及军事情况的考察和思考。并分析这些游记中的记载对西学东渐的推动作用。最后分析洋务时期海外游记的局限性从而得到一定的启迪和思考。本文还通过洋务时期海外游记特别研究了当时的出游者看到的中日学习西方的对比情况,通过当事者笔下分析来探讨中日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差距。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确定,虽然洋务时期中国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留学和境外游历活动,但是由于之前西学的输入主要依靠西方传教士,相比之下,中国人自己笔下的西方世界更容易让当时的国人接受和相信,这些游记对西学东渐是有促进作用的,但是由于出游者自身的阶级和认识局限性以及国内保守势力的阻碍,使得洋务时期的海外游记在内容和效用上也有一定的缺憾。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平台层出不穷。微博,作为近年来最为热门的信息传播平台至今方兴未艾。2010年被称为互联网微博年,自此中国互联网全面进入了微博时代。然而,
建构主义提出了情景教学理论,计算机PPT辅助教学是以丰富的社会符号资源形式参与意义建构的认知元素,多模态化PPT演示作为富有现代特色的教学手段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多模
在大于其禁带宽度的光照射下,TiO2能够发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光生空穴的强氧化能力能氧化大部分有机物,并能将大部分有毒物质转为无毒形式,所以在环境治理领域有重要意义。
在前人与作者在单螺杆挤出机上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总结出整个单螺杆挤出机的现象和物理模型,根据物理模型得到的数学模型用来得到整个单螺杆挤出过程的综合模型。 本文的重
通过加入WTO,我国的企业可以享受这一世界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利益,并扩大企业产品的出口。我国汽车企业的外向型国际化才刚刚开始,外向型国际化的方式有很多,但都意味着在全
"微文化"发轫于微博的破土而出,壮大于微力量、微情绪、微需要、微爱心、微服务、微价值等的陆续"加盟"。在这种碎片化信息传播发达的时代中,微文化的出现引发一系列微妙变化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节约、环保与生态意识,形成健康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生态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建设和
中国古代公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众多作用,汉魏六朝时期对公文功用的批评,概括起来包括经国治世功用和伦理教化功用这两种。在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理论中,对公文功用
评价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评价是一种体现幼儿教师成长和发展过程性的评价。合理制作和利用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能激发教师
人力资源在全球化经济速度发展和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日显重要,现代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深受其影响和制约。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中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