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灌注诊断慢性肺栓塞的影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75例行双源CT双能检查的患者,基于轴位图像,并结合容积重建(Volume reconstruction,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以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等多种后处理技术,综合的对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图像进行分析。 结果:以CTPA诊断肺栓塞的标准确诊慢性肺栓塞38例,慢性肺栓塞的CTPA直接征象表现为:⑴肺动脉管腔内偏心性低密度充盈缺损,栓子与管壁形成钝角11例,⑵血管内壁不光整5例,⑶管腔缩小6例,⑷管腔完全堵塞,无强化8例,⑸肺动脉分支减少5例,⑹肺动脉管腔内边缘模糊的低密度充盈缺损3例。肺内间接征象表现为局部肺纹理稀疏纤细,或磨玻璃样改变,呈“马赛克”征、胸膜增厚、胸腔积液,两肺下叶盘状不张、不规则或楔形肺梗死、“肺少血”征、肺动脉高压、右室增大伴或不伴室间隔偏移、心包积液、支气管动脉扩张、同侧支气管扩张;肺灌注血容量(perfusion blood volumevolu,PBV)图像分为4类:Ⅰ型,双肺灌注比较均匀,没有缺损;Ⅱ型,双肺呈现出弥漫斑点状灌注缺损;Ⅲ型,双肺出现小斑点状灌注缺损且不按叶段分布;Ⅳ型,灌注缺损按叶、段或亚段分布;前述分型灌注缺损按照叶、段或亚段分布,不管是否合并小斑片状或弥漫性灌注缺损,都归于Ⅳ型。CTPA图像与PBV图像诊断慢性肺栓塞呈中度一致性,K值为0.52(χ2=5.5,P<0.05)。PBV图像诊断慢性肺栓塞的特异度为62.2%,敏感度为89.4%,阳性预测值为70.8%,阴性预测值为85.2%。当出现肺动脉管壁完全栓塞时,特异度与敏感度均为100%。 结论: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是诊断慢性肺动脉栓塞的快速、无创性的检查方法,根据直接征象能较准确的对慢性肺栓塞进行诊断,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