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进行性神经降解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记忆丧失。其基本病理表现为APP在脑部的异常代谢产生的38-42个氨基酸的有神经毒性的多肽(Aβ,β/A4)沉积在大脑皮层和海马结构,形成β-淀粉样斑块。斑块的主要成分是由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衍生的38-42个氨基酸的有神经毒性的多肽(Aβ,β/A4)。APP在体内有多种剪接形式,其中695、751、770为主要形式。APP751和APP770均含有蛋白酶抑制子编码区KPI,APP695主要在脑组织表达。在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FAD)中已鉴别出多个APP基因的突变位点。现有的研究结果证明,APP基因的突变及异常表达可以部分解释多肽的降解及AD的发病机制。 动物模型的缺少已经成为AD发病机理研究及药物筛选的主要障碍。虽然化学方法,免疫方法甚至将多肽直接注入啮齿类动物脑内的努力都已尝试,但都不是很理想。利用转基因技术复制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已成为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本论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建立阿尔茨海默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第二部分:利用转基因动物模型进行APP代谢的研究与发病机理的探讨。 第一部分我们进行了转基因构建与表达检测,并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制备携带有突变的人APP基因的转基因小鼠。选择具有神经组织特异性的PDGF启动子调控717位点突变的全长APP cDNA。在分别独立的反应中,启动子、APP cDNA、载体依摩尔比3:3:1及1:1:1同时连接。重组体经酶切鉴定后,用脂质体转染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Northen blot杂交检测到外源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