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机电产品集成化开发系统建模技术与应用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anb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产品集成化开发是面向产品生命周期,在开发过程中引入资源和环境意识,在开发系统中集成绿色设计技术、方法和工具,用于获得功能、质量、成本、环境等性能综合最优的绿色产品的过程和方法,因此在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日益加剧的今天,已成为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绿色机电产品集成化开发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着重就系统体系结构、建模,以及报废回收设计的产品应用模型和使能工具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1) 提出了绿色产品集成化开发系统体系结构。在对现有产品开发系统体系结构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统一产品模型的绿色产品集成化开发的系统结构,并就系统软件开发策略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 (2) 建立了绿色产品集成化开发系统模型。论文在分析传统产品和绿色产品间的差异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绿色产品集成化开发系统的功能模型、信息模型和过程模型。针对绿色、集成和并行的产品开发特点,论文还对产品开发中的信息协调、过程冲突等关键技术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相应的信息协调和冲突解决方法。 (3) 建立了回收应用模型。借鉴装配模型建立方法,针对回收设计工具的特点,论文提出了面向对象的层次网络图回收应用模型,该模型通过信息映射机制,从产品集成模型中提取、变换几何、装配等信息,并按最适合于回收设计工具使用的方式组织,为DFD等工具的应用提供了信息存取机制。论文主要讨论了模型信息组织结构,并就模型的定义、实现方法和策略进行了研究。 (4) 实现了由集成模型到回收应用模型的信息映射。论文基于前面的系统建模研究,对产品集成信息模型中的主模型和回收应用模型所包含信息进行了数学描述;建立了由主模型到回收应用模型信息映射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将整个变换过程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映射函数,从而实现了对信息映射机制准确、详细的描述;论文最后还对信息映射机制的主要组成函数的算法和软件实现进行了讨论。 (5) 提出了完整的绿色产品可拆卸性设计方法。论文基于前面的系统建模研究,以具有强的实际应用和软件开发能力为目标,论文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可拆卸性设计方法,包括基于工程语义的拆卸顺序规划、基于装配约束的方向推理和基于实验数据的可拆卸性评价算法,以及基于图表反馈的可拆卸性再设计方法。 (6) 开发了绿色产品集成化开发系统软件。论文按集成化开发思想,基于UG平台二次开发了绿色产品集成化开发系统软件;并就系统结构、软件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作了着重讨论;最后还以空调器为例,对该软件、以及论文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应用验证。
其他文献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农工党党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危重医学科主任医师葛庆岗刚刚结束了24小时值班,踏着晨光,匆匆赶回家收拾行李。他接到了院里的通知:马上驰援武汉。整
<正> 工程陶瓷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耐热、耐蚀、热膨胀系数小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已作为结构材料在许多方面得到应用,振动台中采用Si_3N_4陶瓷整体运动件就是其中一例。运动
<正> 我国企业生产效率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上的“心中无数”。一个企业、一个车间、一个班组以及人的工作状态怎么样,设备开动如何,哪些工作是有效劳动,哪些工作是无
传统的摩擦试验研究只是选择不同的金属材料配副,在不同的润滑状态下进行试验,测得其相关参数,施以合理的润滑以改善其摩擦性能,对于混合型材料配副,特别是金属与工程陶瓷材
以摩擦学原理为基础的给定内燃机摩擦学性能分析方法已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但是改善给定内燃机摩擦学性能的摩擦学设计方法还未见有研究成果报导。本论文提出采用智能设计的方法
【正】 养牛比较经济和实惠,对农业及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可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据估算,每户农民替企业代养一头牛,饲养220天,可收入400元,一户农民平均可代养30~50
目的 探讨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发病后5—24h行小骨窗显微手术治疗。同期26例患者行小骨窗非显微手术,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
【正】 用鲜鸡蛋、鲜鸭蛋制作无铅松花蛋,20天就能成熟。一、用鸭蛋加工松花蛋每加工100枚鲜鸭蛋,用氢氧化钠190克,红茶末125克,食盐250~300克,清水5公斤。先将红茶末加水煮沸
陶瓷工业是一个高能耗产业,喷雾干燥器又是陶瓷行业能耗较高的设备之一(喷雾干燥器消耗能量占陶瓷砖生产能耗的30%左右),所以节能降耗是陶瓷企业追求的目标。特别是目前随着能源日
<正> 四、W/S观测实例按照上述W/S观测的程序,我们对本公司模具车间的人员和设备工作状态进行了瞬时观测。 1.确定被观测车间、班组和观测者人数模具车间为W/S观测车间。该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