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水对沈从文人格及小说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d1981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是一个被水所覆盖的星球,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水由于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而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对它的成因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水进而成为文学作品青睐的对象,它不单是作为审美的对象而存在,也常常被用作传达内心深处潜藏的细微感受的工具。尤其是在中国文学里,经过哲学上的不断解读,水已经超脱了它本身的意义,成为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而具有了多重化的意蕴,因此在中国文学中,水作为一个原始意象而具有了象征的意义。古代文学从《诗经》、“离骚”开始,历代描写水的佳作屡屡出现。到了现代文学,也不乏有善于描写水的作家,但是从着眼于水的意境处进行创作的话,从湘西走出的沈从文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位描写水的“圣手”,在他的以湘西为创作背景的小说里,触目可见的是水,他对农民和兵士怀着不可言说的温爱,因此感动他的常常是沅水边的普通人及其他们的简单生活。置身于湘西山水中的人,是真正的自然之子,是大自然的精灵。沈从文的写作风格,不仅延续了发展到现代本已式微的浪漫主义文风,同时也为3、40年代躁动不安的文坛吹去一股清凉的气息。中国传统文化以其潜隐的集体无意识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从沈从文的身上可以很明显地觉察到水文化对他的影响。从他离开家乡侧身行伍,远赴北京,在困境中独自坚守,及至成名后,不骄不躁;40年代后期延续到建国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他被放逐在文坛之外,镇定自若。等到自己的文学成就获得了公正评价后,也是平淡如水。水的人格使他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保全了自我人格,如水一样的文风也成就了他的文格,这成为了他与其他作家相区别的显著标志。沈从文不仅直接描写水,更以水为媒,展开自己对生命、人性、历史的过去与现在及未来的思考。沈从文以自己的创作很好地诠释了水的内涵,湘西的自然人性如水流淌,这与他苦苦探寻的人生本质——生命不谋而合。但是在礼赞这自然人性的同时,沈从文也表现出对于“边城世界”的巨大忧虑,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湘西仍然停留在落后与蒙昧的状态,这样的生命形式怎样才能在知识与理性构筑的现代世界里保留一席之地乃至获得更大的发展呢?沈从文想到的出路是湘西的“水性”与现代世界的“理性”相结合。本文试着从沈从文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入手,通过对他的人生经历与作品的分析,揭示沈从文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其他文献
博物馆自其诞生以来一直承担着保存人类社会文化遗产、为社会公众提供文物知识信息资源、对社会公众进行终身教育的角色,它不仅是人类社会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文
反贪工作是检察院工作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职责。当前反贪工作面临着困境,如案件线索减少、举报成案率低、初查阶段搜集被调查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深刻变革的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引起的自然灾害日益频繁与利益再分配导致的公共危机诱发因素增加,危机以更频繁、更复杂、危
在Aczel不等式和推广后的Aczel不等式的基础上再加入一组数串,通过初等方法得到了三组数串的新结果,并且利用分段思想将P〉2用0〈P≤2来表示并得出新的结果,最后给出实例以证明
<正>这个在全球拥有23000多家店铺的连锁巨人似乎已不满足于只做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它想要打进更高端的咖啡市场。长久以来,与国内的情况相反的是,星巴克在国外一直被很多
日本军记物语中经常会引用或描述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但不是为了讲述中国历史故事,而是为了陪衬物语中的故事内容特意穿插进来的章节,因而其记述并不严格忠实于中国的文献史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是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主题思想。长久以来,由于受"重打击、轻保护"的司法传统、"犯罪控制论"的诉讼目的理念和我国反腐败形势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职务
基于国家能力视角,研究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演进的逻辑及改革有其学术价值。国家能力两大支柱是市场增进能力和控制动员能力,政府间财政关系通过事权、财权和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董维松教授是中国传统音乐家的领军人物,学术研究成果丰硕,时有新论。在他诸多的论著篇章中,《论润腔》是颇具前沿性的学术话题。本文作者从"角度新颖、思考深邃,""持论公允
在贯彻落实新刑诉法的过程中,检察机关只有转变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才能全方位实现新刑诉法的理念要求。文章通过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在探索新增程序的配套机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