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是基于我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概括方式来研究语言的一种方法。它的原型范畴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主要以人们实践活动和心理活动为基础来研究对整个世界的分类,这种分类即认知范畴化,范畴化的结果即认知范畴。这是以原型特征为核心对世界的分类。这种原型也就是指在一个范畴内,各成员所拥有的最多的共同特征。原型范畴和基本层次范畴之间是共生的关系。这种基本层次范畴具有突显性和中心性。 此论文通过对汉语词语“问题”的实例研究,分析了抽象原型范畴的形成过程,并展示了汉语词语“问题”的原型成员和边缘成员的状况。同时这篇论文也根据原形范畴与基本层次范畴之间的共生性,研究了汉语词语“问题”的基本层次范畴。并且在汉语基本层次范畴和英语基本层次范畴之间作了对比。当汉语词语“问题”译成英语时,根据“问题”一词所在的不同句子,会有不同的英语词汇与之对应。由此,我们认识到很难在英语中找到一个完全与汉语词语“问题”相一致的词语。我们所选择的这些英语词汇在英语中属于基本层次范畴,然而在汉语“问题”一词的范畴中,它们处于从属成员地位。因此,形成了错位。这种错位造成了汉英翻译中名词的误用。这篇论文,探讨了错位的发生,错位对汉英翻译的影响,及弥补措施。最后,此文讨论了仍然存在的,在今后研究中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