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核心景区,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边缘地带往往资源特色不突出且开发条件良好,受周边建设的冲击和破坏较严重,从而成为风景区诸多问题的集中地.目前对于风景区游憩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资源丰富的核心景区,对于边缘地带游憩空间开发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鉴于这一地带的边缘性与复杂性,本文从城市规划、游憩规划、土地开发规划的理论出发,综合考虑周边城镇、边缘居民点及核心景区资源三方面因素,将游憩规划融于乡村社区空间,提出适合于这一特定地带的具体游憩空间开发模式.首先,文章回顾和总结了风景区边缘地带、游憩开发及其相关理论,概述了主要研究对象及目标.然后,按照"发现问题(实例)——分析问题(理论)——解决问题(实例)"的思路展开论述.通过对风景区边缘地带概念、特征等方面的分析论证,指出这一地带的问题所在.针对该问题从游憩空间理论出发指出游憩开发一种可行性解决途径,需要游憩规划和风景园林规划的紧密结合.然后结合实例论证,以"西湖西进"工程为例,通过回顾和分析其开发概况、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总结出这一地带的具体游憩开发模式;在此基础之上,以崂山西麓风景恢复区为实例进行进一步论证,通过分析实例概况与整体定位找出问题与解决策略,制定具体的游憩空间开发规划,并提出初步的评价体系.最后,对这一特定地带的开发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对其相关体系和开发前景做出了初步的展望.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实例类比寻求和论证适合于这一特地区域的游憩空间开发模式,针对目前开发存在的两大问题——居民点与土地利用,提出旅游社区和郊野公园这两大具体开发形式,将居民生产生活与游憩开发结合起来,从而能够保证这一地带乃至整个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