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地区上覆红色粘土层的物质来源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lin_sha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生代以来,贵州高原一直处于陆相环境,发育了广范的夷平面和红色岩溶性风化壳。红色风化壳的研究,对研究大气成分演化、表生地球化学循环及全球气候变化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贵州铜仁地区两个典型白云岩上覆红色风化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矿物学及地球化学方法,并结合研究区地质演化史,分析其矿物、主量、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的迁移规律及相互关系,探讨碳酸盐岩上覆红色粘土层的物源及形成演化机制。经研究获得如下认识:  1)所研究的两个红色风化壳均为原地风化壳,物源为下伏碳酸盐岩。两剖面的矿物组成、结构及地球化学特征极为相似,最大的差异是星光剖面中未发育铁质壳。二者主微量元素的迁移特征符合原生剖面的特点。两剖面中Ca、Mg,Na三种元素的减少伴随着Fe、Al的增加,这是原岩风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凤凰机场剖面中Fe的迁移系数在铁质壳层达到8.5;W、Cd、Ni、U、Sr等微量元素在两剖面的迁移情况较稳定,迁移系数接近-1;两剖面中Hf的迁移系数几乎为0,Nb、Ta的迁移系数均在1左右,三者在风化壳中迁移系数稳定,不受铁质壳的影响。  2)两剖面REE中除Ce呈现明显正异常,其他元素的迁移系数均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即在残积土层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迁移系数越来越小。除Ce外,所有稀土元素在岩土界面处均呈现异常富集,且轻稀土的迁移系数大于重稀土,这与该层存在的碱性障有着密切关系。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显示,两剖面均为LREE富集型,存在Eu负异常。风化前沿以下呈现Ce负异常,风化前沿以上呈现Ce正异常。且岩土界面的巧克力层曲线位于最上部,揭示了碱性障对稀土元素的强烈富集作用,再次体现出原地风化壳的特征。  3)两剖面中Ti-Si、Fe-Al、Si-Al、Yb-Y、Sm-Nd、Zr-Hf、Sc-Th等元素对呈现出很强的相关性,基岩和岩粉均位于趋势线附近,且岩粉位于基岩和残积土之间。该发现可以作为该风化壳没有后期堆积的证据。  4)通过微量元素UCC标准化后可发现,凤凰机场剖面基岩与上陆壳元素比值小于岩粉层小于风化壳。风化壳中元素对岩粉和基岩有着很好的继承性,体现了剖面的原地特性。  5)两剖面中矿物组成极为相似,反映了碳酸盐岩风化成土过程中原生矿物的分解以及粘土矿物的生成过程。同时也证明了两风化壳属于原地风化壳,没有外来物质的加入。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河流物质Rb-Sr-REE-Pb同位素组成分析的要求,采用SR特效树脂和RE树脂联用,建立了单阶段、快速高效的河流物质Rb-Sr-REE-Pb分离方法。同时,采用LN交换树脂进行钕同位素分
末次冰盛期—全新世是第四纪以来距今最近的、变化幅度很大的气候转型期,本论文旨在恢复这一特征时段中国东部沙地空间格局的变化,重建这两个时期沙漠古范围和古环境。沙漠风积
大庆油田外围已探明储量的油田,均属于“三低”油田,储量丰度低、渗透率低、产能低。经济有效地开发这类油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1994年起开辟了小井眼实验区,截至
宋芳屯油田位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西部,开发目的为葡萄花油层和扶杨油层。经过20多年的开发,葡萄花油层的储量基本全部动用,由于对扶杨油层的储层认识程度较低,扶杨油层
系统研究了山西保德本溪组-山西组(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孢粉化石,详细描述了67属191种(包括5个新种,8个未定种),根据对各类孢粉属种在地层中的定性及定量分析,由下而上依次可划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审理“两案”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俗称“二办”.汪文风任“二办”副主任,并兼任审讯组组长.汪文风当时找王、张、江、姚谈了
全新世是人类演化和文明发展的突兴阶段,其环境演变与人地相互作用一直是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但是,由于全新世以来的新石器时代缺乏文字记载,使得对这一时期环境演变与人地
1955年初冬,时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王任重和省委秘书长王良、副秘书长梅白等同志一行风尘仆仆来到云梦,他们是为检查和纠正某地领导当时提出的三天实现合作化的错误口号,造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云南禄劝茶花箐地区中泥盆世地层的胴甲鱼类两个新属种——大孔茶花箐鱼(Chahuaqingolepis magniporus)和细齿朗茂鱼(Langmaolepistenuodontus)。  大孔茶花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对自然界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开发和改造,引起了巨大的环境、生态变化,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平衡。传统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通常以污染物质为主要特征,而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