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消能及压力特性初探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pc8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能是水利工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采用何种消能工形式进行消能就成了专家学者们的研究重点。有压输水管道或隧洞中常见的内消能工形式为洞塞(孔板)式内消能工,它作为一种典型的内消能工形式,具有布置简单、经济实用、消能效率高等优点,在水利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其水力特性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传统内消能工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消能工形式—齿墩状内消能工,它是在洞塞式内消能工的基础上结合明流中的消能形式提出的,是对内消能工形式的一种全新尝试。本文采用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对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不同齿墩数目不同断面面积收缩比情况下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水头损失、消能率、过流能力、时均压强分布及脉动压力特性规律等水力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有:1.根据齿墩状消能工前后压力试验成果,得出试验管道中的水头损失主要是齿墩状内消能工的突然扩大及突然缩小造成的局部水头损失,分析了这部分水头损失与雷诺数Re、齿墩数目及面积收缩比ζ之间规律。2.在试验流量范围内,分析了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消能率、断面面积收缩比及水头损失系数之间关系,以及水头损失系数与齿墩数目之间的关系。3.在试验流量范围内,研究分析了齿墩状内消能工的断面面积收缩比对管道泄流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管道的过流能力主要是由齿墩状内消能工的体型及尺寸决定的。4.通过分析不同流量下各个试验方案的齿墩状内消能工在试验段的壁面时均压强沿程分布,表明各个壁面无量纲压强随着雷诺数几乎没有变化,总体规律是齿墩段处急剧下降,而后逐渐上升,最后达到平稳,并且分析了各个方案最小压强点及压强恢复长度。5.对齿墩状内消能工的脉动压力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各个试验方案齿墩状内消能工的脉动压强最大点均出现在齿墩段后,在此之后各测点的脉动压强又迅速减小并逐渐趋于平稳,但是各个方案的脉动压强沿程变化和脉动压强最大点及压强趋于平稳的位置又存在着差异,并得出了各个试验方案脉动压强沿程和时域变化规律以及脉动压强最大点的脉动压强概率密度分布规律。
其他文献
人们脱离了信息封锁的年代,进入信息爆炸的年代,学会利用信息分享,产生更多价值.互联网与广告相互成长的时代,就是传统媒介逐步走向衰落的时期,实际上传统媒介已经完全实现了
中国的高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历史城市/街区面临着极度的困境,社会发展对城市与建筑专业的工作者提出了极为迫切的历史城市/街区保护与复兴的要求.笔者提出了具有传统尺度感的城
iPad作为一个优秀的移动平台,其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1%,基于该平台的应用开发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项目《ePublicArt》移动端杂志应用为依托,客户端为ios平台系统,首先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数字专业自1999年开设至今已经走过十五个年头,发展至今已经渐渐形成由两个工作室为主导的教学体系,这两个工作室分别是数码艺术工作室和虚拟实验室.两个工
可穿戴设备带来的众多机遇激发了设计师和研究者在广泛的领域中展开想象.随着计算装置的不断微型化,交互设计师必须积极分析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深入发掘用户需求,设计出更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然而,受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日益显现,水资源逐渐成为限制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瓶
水工混凝土结构往往处于水位变动区域,常会受到干湿循环和硫酸盐侵蚀作用;处于正负温交替变化地区,常会受到冻融循环作用;处于大气环境中,还会受到碳化作用。在干湿循环下的硫酸
我国各地形成冰的地形地势、气象条件和水动力的不同,造成冰在某些性质上的差异,所以研究冰自身的基本物理参数和力学性质等对于冰冻圈的环境和工程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6
交互艺术作为新生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交互艺术的社会背景及交互艺术的特征入手,结合中国古典学说中的虚实论,深入探析了交互艺术这一虚实相生的艺术形式,
厕蝇科Fanniidae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环裂亚目Cyclorrhapha有瓣蝇类Calyptratae蝇总科Muscoidea,迄今世界已知4属约335种。   对该类昆虫进行分类、系统发育及生物地理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