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俗人生的日常书写—池莉小说的世俗化创作论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nd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池莉是中国当代文坛上新写实主义的著名作家,她的作品专著于重建世俗世界,着力表现凡俗人生,是为市民写作。她表现市民世俗人生,展示着市民的价值观念,从而在广大的读者群里拥有众多的读者。本文试图从池莉小说中的市民、爱情、知识分子三个关键词来把握她是如何守望凡俗人生的。 本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池莉小说创作的叙事立场。她宣称自己是一个小市民,要站在小市民的立场上表现小市民的生存。她一反精英话语由上而下的目光,直接将自己置身于市民的立场,让普通的市民也拥有了发言权。她笔下的市民是以一种顽强的精神而活着,她褒扬顽强生存和发展的市民,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生活潜能,面对烦恼人生,不是妥协也不是去幻想,而是百折不挠让现状改善,从而达到完善的境界。她对不得不这样生活的人们寄予了深深的理解和尊重。池莉竭力宣扬的就是只要有能力、有勇气在这个艰难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就是强者。理想的生活,美好的感情,高雅的情趣,一切都以存在作为基础。她肯定了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和积极性,她笔下的人物都不屈不挠的生活着。面对烦恼人生和使人滋生烦恼的生存境遇,她不是让人物寻求对现实的挑战和反抗,也不是对现实的超越和超脱,而是认识我们的生活,看清我们的处境。 第二部分阐述了池莉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爱情与婚姻是池莉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关于爱情,池莉赫赫然喊出:“不谈爱情!”她坚决否定现实中爱情存在的可能性,她只承认“两情相悦”,将爱情置换成好感。在俗常婚姻生活中,种种现实功利因素代替了爱情,爱情只存在与世俗之外的乌托邦里。她庄严地宣布:“我的文学创作将以拆穿虚幻的爱情为主题之一。”在完成对理想爱情的解构后,池莉对“过日子”的世俗婚姻给予了认同。她认为,男女实力相当的稳定的婚姻关系是主要的,生活中只要有个不吵不散的婚姻就够了。 第三部分阐述了池莉关注的另一重大群体——知识分子。与游刃有余生活的市民相比,知识分子是远为落伍的一群。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知识分子的精神与物质的不对等,酿成了他们难堪的人生。他们过着世俗生活,却又迂腐、虚伪、故作清高,可是最终也不得不融入了市民生活。池莉对知识分子的颠覆,将自我感觉良好的知识分子在顺应现实的轨道上作一次悠然的下降,从理想的云端降落到现实的地面,降落到普通人的行列中。
其他文献
学位
“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它的内涵在历史上是处于变化之中的,其发展脉络可以分成三个时期:《尚书》时期、《诗经》时期和诗人时期。通过分析“诗言志”这一古老的
初中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是指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反应现象提出科学合理解释的一种能力。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探究
期刊
梦与文学自古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作为文学体裁中别具特色的一个类别,童话与梦的关系显得尤为特殊。童话作品中经常出现有关梦境的描述,梦作为童
本文论题,乃中国古代诗学之词论。本文整合西方现当代文学批评理论、西方当代汉学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和文学史研究,从比较和相互参照的视角出发,研究南宋词人、词论家张炎(1